稍稍看了昨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關於金廈漁船翻覆的的質詢內容,國民黨委員們從專題報告的頁數、管碧玲主委的答詢態度、海巡值勤的SOP、穿戴裝備的稀缺、重要資訊的隱匿等面向,幾乎從頭批到尾。誠然,真理越辯越明,爭點的提出,固然有助於釐清真相,但坦白說,真相,那是檢調該去煩惱的功課,作為代議士,該做的,是讓投票的人民,能心有所感的認為,立委是站在爭取自己的利益面取向而質詢,那才是至關重要。
相較於藍軍的咄咄逼人,您看管碧玲主委所帶領的官員們,不斷反覆陳述的重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捍衛海巡人員的權益,以及彰顯我國海岸線的執法權限(管碧玲成功的塑造了海巡人員在過程中受委屈的形象)。當兩軍交戰,一方念茲在茲都是不能讓自己人受委屈,另一方則是強勢的希冀翻開那個對我方可能不利的幕後真相,搭配上所謂「中國也在關注這場質詢」、「高金乃順應中國安排該場專報」的認知作戰,您說,選民會比較傾向站在哪一方呢?

當然,這問題的答案,或許存在著地域性的差異,大抵而言,北部人相對「就事論事」,認為釐清事實遠比為了護短而掩蓋真相重要,所以,即便藍軍經常性的站在與中國相仿的立場論述(如ECFA的存廢、農產品禁止進口、旅遊業禁令等),但呈現在選舉的結果,人民顯然還是買單的。
而南部人傾向「感情用事」,就好像家庭的大家長般,誰敢欺負我們自家人,就跟誰拼命,至於對錯,那是關起門來的事,有過帶回家教訓即可,犯不著在大庭廣眾下公開斥責。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感,每當聽到有人站在中國的立場數落台灣的不是,罔顧批判是否有道理,下意識的就會覺得,幫著惡霸中國教訓自己人,就是不對。顯然,藍軍之所以屢屢會在南部慘遭滑鐵盧,這就是箇中關鍵吧!

那麼,國民黨如何突破南部選票的窠臼呢?
順應民意,跟從鄉親們的喜好,「搏感情」就對了!
具體而言,可從兩個面向著手:

政策面向:國民黨在面對兩岸議題時,太過於從「台商」的觀點切入,幾乎所有的論述,都是朝著改善關係、以利兩岸交流順暢下的受惠族群著手。但事實上,這族群站台灣人民的比例,多嗎?多數人在毫無利益相關的前提下,寧可跟著「抗中保台」的口號,喊爽的,也不會願意折損主權尊嚴,去成全受惠族群發大財。
換言之,唯有將論述的主體,重新聚焦在以台灣為本體,敘明兩岸關係的不睦,將影響我國方方面面的發展,讓民眾皆心有所感的認為,「友中」有迫切性與必要性,加深利害攸關的連結,才有突圍的機會。(當然,如果不鳥中國,台灣也能過得挺好,那真的要好好的思考,是不是該斷捨離了!)

人選面向:回顧過去,南部根本不是「綠到出汁」,國民黨在台南、高雄,也不乏都有連霸的區域立委(如王昱婷、高思博、黃昭順等),但隨著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變革,制度保障現任優勢明顯的情況下,讓敗選者紛紛選擇離開,不再繼續蹲點等待再起,使藍軍屢屢在南部的選戰中,苦無可用之兵,只能以空降方式因應。但空降的候選人,本來就缺乏與在地的連結,當選戰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後,根本都無心繼續留下耕耘,就這樣,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這才讓南部的綠地逐漸滋長,終成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原。
如今,諸如謝龍介、柯志恩、蘇清泉等南部戰將入列不分區,能否妥善的運用立法院資源做好在地連結的工作,等待2026開拓南部票源,抑或當了不分區委員,就養尊處優的開始畏戰,將會是藍軍繼韓流之後、再一次攻克南部的轉捩點。

綜言之,諸如「自己的細漢仔,關起門來教訓就好」、「見面三分情」、「人不親土親」等台灣人的風土民情,都是打動南部鄉親的選戰心法,國民黨若到現在還看不穿這點眉角,再迎來幾場敗仗,真的也怨不得人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