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世界各國政要對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的逝世紛紛表示哀悼,我國政府也僅簡單致意,未做過多的表示。但在這次事件中,我們看見國民黨在外交政策上的明顯轉變,其更在社群媒體X上,公開對季辛吉過去的努力表示肯定。這似乎暴露了國民黨在外交政策上的前後矛盾,過去反共的國民黨已成灰燼,消逝於歷史的洪流中。

 

(國民黨於X上發文表示肯定季辛吉任內對於印太和平所做出的貢獻 圖:國民黨X文章

國民黨外交路線的轉變

國民黨過去長期以來堅持的反共路線,近年來逐漸向中國靠攏,展現其對中國的「逢迎」態度,儘管國民黨強調這樣的轉變是為了推動兩岸的「和平」互動及民間的「經濟」交流。但這種轉變與其過去的抗共歷史背景形成強烈對比,此次對季辛吉的哀悼和肯定,更引來了網友戲謔表示「蔣介石從墳墓裡批准了這則推文」。

當年台美斷交就連蔣經國都無法對當時的斷交決策給予完全的認同,顯示了當時決策上的困境與艱難。而如今,國民黨這種對季辛吉的讚賞,是否代表著其對當年台美斷交的一種肯定?國民黨在外交表現上的轉變,讓人們質疑其是否真心為守護「中華民國」,或只是表面功夫,在愚弄普羅大眾而已。

對中國的逢迎與對台灣的危機

每逢國慶、元旦等國家重大日子,國民黨經常呼籲民進黨政府堅守中華民國,不應竄改國名。然而,在這次對季辛吉的讚譽中,國民黨流露出一種對國際事務的無知態度。不禁令人質疑,如果明年國民黨再度執政或掌握台灣立法院的多數席次,是否會將我們國家的安全推向更危險的境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或許有權要求甚至強迫政府簽訂兩岸相關的和平協議,甚至可能影響軍購採買和國家機密的保護。而這種可能性讓人不禁聯想到今年的「馬文君洩密事件」。未來一旦國民黨在國會掌握多數,馬文君們將會更加肆無忌憚,威脅國家的安全。

這次對季辛吉的哀悼事件彷彿成了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國民黨的外交轉變,以及其對中國的逢迎態度。相對而言,民進黨似乎是目前持續堅守中華民國台灣政權的政府,其國際外交路線相對清晰,堅持捍衛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我們需要警惕選民,一旦國民黨重返執政可能導致的變化,以確保台灣的國家利益和安全能受到保障。現在的國民黨已非當年堅定抗共的國民黨,台灣人應當思考,是否還要給這樣的國民黨一個重返執政、掌握國會多數的機會。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