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悅宴」藍白分手後,侯友宜挾著泛藍大團結的氣勢,登記後的首個周末,從南到北,搭上各地立委候選人競總成立的場子,行程滿檔。反觀柯文哲,第一天被發現只有出席一場無關政治的醫學研討會,其後又跑到教堂沉思,宣稱得沉澱重整再出發,但實則難掩陷入無攤可跑的窘境。
政治人物最怕的,就是苦無行程,那是一種不被需要的感覺,一旦閒下來,自己恐怕就會陷入胡思亂想的信心危機,當初的勝選意志,也會逐漸被消磨殆盡。然則,像柯這種智商157的天才,難道在面臨絕境之際,能力也是如此一般般?抑或「窮則變,變則通」,歷經短暫冥想之後,還能亟思殺出一條血路的秘訣,以下是筆者的見解。

柯文哲的競選總策略,就是維持熱度到最後一刻!

坦白說,在自媒體發達的當下,一場近萬人造勢的活動辦下來,除了現場參與的支持者有所互動外,餘下的,還有甚麼外溢效果?不就是轉換成新聞媒體的曝光度而已麼?換言之,只要能夠製造新聞話題,讓自己永遠保持著輿論熱度,即便與選民面對面的機會較少,還是能營造出旗鼓相當的氣勢。畢竟,現代人都是從網路平台吸收資訊,而傳統造勢,或也不過就是兩、三則報導,但頻頻丟出話題的做法,一來一回的攻防,說不定新聞數量還更多呢!

不看過往,光是藍白何告吹後的這兩天,相關柯文哲的話題,就計有「簽字都要幕僚先看過」、「男人上酒店為工作」、「有人給兩憶要他當副手」、「陳佩琪發言只代表一個國民的意見」、「吳欣盈只是有錢非財團」……每一項發言,加上周邊關係人的回應,至少就都創造二至三則新聞,對選戰熱度的維繫,至關重要。更況這根本是無本生意,且也符合柯P愛亂說話的性格(「常失言」不是我說的,而是經副手吳欣盈認證),他完全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只要繼續口無遮攔的講不停,麥克風就會源源不絕的堵上來,完全不會有被邊緣化的疑慮。

前述的新聞熱度的隨機性,充其量只是亂槍打鳥,真正要開展組織性的空戰,勢必得從自己的基本盤出發,按著同心圓的親疏遠近,呈現放射性的發散,逐層拓展異溫層的票源。就我的觀察,柯營所建構的空戰藍圖,核心為死忠的「柯粉」年輕族群,其次是選票屬性相近的民眾(韓粉、郭粉等),最後才是更廣泛的普羅大眾。

首先,柯文哲很清楚,年輕選票游移在綠白之間,當他們認為投向哪個陣營差異不大時,沒能維持住選戰的那股氣,很容易就會變成被棄保的一方。儘管如此,年輕人卻也有著不同於其他年齡層選民的差異,就是一旦他認定了你、認為你的主張是符合其理念的,縱使沒有勝選的可能,也將不離不棄的用選票予以肯定。基此,柯積極籌辦青年論壇,未來還會邀集黃國昌、學姊黃瀞瑩等黨內青年意見領袖助講,目的便是想深度的與年輕世代交心,將支持昇華為信仰,奠定一己無法撼動的基本盤。只要賴清德始終拿不到年輕人這一塊關鍵拼圖,維持均勢的三腳督,選戰便還是大有可為。

穩住年輕世代的基本盤,外溢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因為年輕支持者泰半都有經營自媒體,每一位都能夠變成最稱職的助選員,在網路上發送柯的正向訊息。這一塊一直都有在持續進行,打開YouTube,隨處都可見的「街坊民調」,結果幾乎都清一色是柯文哲大幅度勝出,而侯友宜通常都是墊底,兩相比較,影片意欲何為,還不清楚麼?當類似的「柯贏」影片,不斷透過網路平台擴散,無形中就會形成柯是「在野共主」的風向,縱然選戰後期面對藍營喊出棄保的挑戰,也無須擔心被邊緣化。

穩住基本盤之後,更進一步的,就是要攻略政治光譜相近的群眾。跳脫傳統以民代為主體的組織戰,在網路時代,民代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意見領袖而已,換言之,只要能夠結合政治意識型態相仿的網紅名嘴,或許尋求群眾支持的效果,也是大致相同的。
坦白說,柯文哲光是有館長(陳之漢)這位「流量怪獸」的支持,在網路意見領袖爭奪戰中,早已領先群雄,但這遠遠不夠,畢竟走不出同溫層的流量,終究都只有自我安慰的功能而已。基此,從屬性光譜出發,先從韓粉直播主著手(陳清茂、凍未條哥),也就再自然不過了!當然,這些人早在藍白合協商階段,就是挺柯當正的,因此能發揮多少說服異溫層的能量,值得後續觀察。但隨著韓國瑜歸隊返藍、郭台銘棄選拂袖而去,能夠儘量結盟這些網紅相挺,多少還是能抵銷相互為戰的衝擊吧!

最後,在向全國選民展現一己具備治國能力上,那是個得超越意見領袖空戰的層級,晉升到社會賢達的加持層次。仿效阿扁總統2000年的「國政顧問團」,邀集當時最受人敬重的李遠哲院長為首,成員橫跨各個領域的成功人士,集體站出來相挺,成為阿扁入主總統府的關鍵臨門一腳。作為阿扁總統的摯友,相信柯文哲很清楚這樣的勝利方程式,或許現在就已在物色合適人選,等待著決勝時刻亮出底牌。那麼,哪些人有這般決定性的影響力呢?
我想到一個人,習慣穿著皮衣亮相、親民逛夜市的「辣個A.I.男人」,按黃仁勳與鴻海的情誼(今年鴻海日特別親臨致詞),又郭董與柯文哲的戰友關係,誰說不可能呢?誠如柯說的「台灣是個充滿驚奇的地方」,假若黃仁勳真的站出來挺柯,會改變您的投票決定麼?

「人在家中蹲,票自天上來」,這樣的準空戰模式,能否真的打贏一場全國大選,2024選戰,或許就是個值得觀察的試驗場域。隨著人際關係的陌離,傳統組織戰的力度早已削減,反倒是人際圈重新透過網路的連結,同溫層的加持效應顯著,完全足以同過往的陸戰比擬。
儘管回顧過往,尚未有過缺乏基層實力卻能勝出的案例(2018年的韓國瑜,多少算是,但那也是王金平、楊秋興等地方實力派襄助才能拿下高雄),但隨著社群網絡感染著每個人的方方面面,又有誰能保證,柯文哲就不可能成為第一個憑藉空戰取勝的首例呢?

與其說「新政治」是一種價值,個人認為,更像是一種新型態的選戰策略,而柯文哲正在實現中。也許家裡蹲的「御宅系」打法,還真能蹲出個總統大位呢!誰知道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