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也想多讀點書,多受一些教育。」
柯文哲在嘉義的演講中提到「台北市國中畢業有1%的人沒有繼續升學,跟吸毒的人數一比一,這表示國中畢業沒有繼續升學的人吸毒機會是99倍。」接著,他進一步表示「沒唸高中的,我就全部列管,除非他是智障、癌症。剩下的我們就盯著他。」
柯文哲自從政以來不斷以「台大畢業、智商157」等關鍵詞做自身強調,上段言論中更凸顯出對於學歷的高度重視,將未升學的國中畢業生與吸毒者做了直接的比較,並將沒有繼續升學的人視為潛在的社會問題,這樣的論述點出對於學歷的過度重視,不僅可能使這群人在社會中面臨更多的歧視,更可能徒增這群人在社會中的生存壓力。
這段論述是否反映現實情況仍然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事實上,有很多人由於家庭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無法繼續升學,轉而進入社會就業,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社會問題的源頭,而是可能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柯文哲的言論似乎忽略了這一點,使得這群人容易被污名化。
其次,柯文哲在言論中對於沒有唸高中的人進行「列管」的政策引起更大的爭議,直接忽略了社會中各種人才和技能的多樣性,將學歷視為評斷一個人價值和潛力的唯一標準。這樣的學歷優越主義可能對社會造成更多的不良影響,使得那些未經高等教育的人在就業市場和社會中面臨更大的困境。
雖然犯罪與教育程度之間存有相關性,但柯文哲的言論過於以偏概全,將教育程度低的人群直接與犯罪做出高度連結,忽視社會中其他的影響因素,可能導致這些族群的污名化,更使得他們難以在社會中找到被公平對待的機會。
柯文哲一直以來都強調自己的高學歷和高智商,這種學歷優越主義可能影響了選民的投票意向。然而,實際上,學歷高的人也可能受到其他不當行為的影響,如民眾黨所提名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擁有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博士、台大碩士、師大學士以及北一女的優秀學歷,同樣正被指控涉及貪污罪,這顯示學歷並非唯一評斷一個人品行的標準。
柯文哲的言論再度引起社會對於「學歷」的關注與討論,但他的敘述不僅可能加深了社會中不同學歷之間的分歧,更可能對那些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歧視,這樣的論述除了可能阻礙社會的共融,更可能阻礙社會的持續進步與發展。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