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開打至今超過一年,戰爭期間各媒體不妨對於俄羅斯是否會決定使用核武一事進行報導,俄羅斯總統普欽於3/25宣布,將在白俄羅斯境內部署戰術核武器,重燃世界對核武器的關注。  

「核武的歷史」

核武最先廣為人知的是美國在日本所投擲的核子彈,再來是冷戰期間美蘇對立時,尤在古巴危機時緊張情勢上升至最高點,可在赫魯雪夫寫給甘迺迪的信中觀察到:「我們各自抓住一根繩子的一端,在這個繩子的中間有一個我們所維繫的戰爭之結,我們兩人抓的越緊,這個結也就越死。最後的結果可能是,這個繩結被繫的很死,以至於繫繩的人無力解開,只能把結砍斷…….。」足見當時情勢之危急,而核武的問世在長遠的歷史中仍屬短暫。 

「從現實與道德分析核武不輕易被使用的兩個原因」

1.現實角度:從現實的角度觀看核武,核武的強大破壞力意味著,使得其與任何對國家有意義的政治目的脫節,也就是說手段與目的脫節,手段雖可達成目的,但並無動機去執行,畢竟其所付出之代價過高。  

2.道德角度:從道德的角度觀看核武,大部分人們對使用核武普遍認為是不道德的,核子彈爆炸後除了其強大的毀滅性以外,當地的整個環境也會因此長期受到污染,使的當地無法居住,而從核武中倖存下來的人,也會因此有許多併發症,一生都過的極為痛苦。 

「核武的高度毀滅性所帶來的平衡」  

核武在冷戰時扮演著美蘇兩國的煞車器,在美蘇兩國互相「核嚇阻」(nuclear deterrence)的情形下,使得兩國在這高度緊張的狀態維持著「恐怖平衡」(balance of terror) 避免戰事的升級。 

此外擁核國家也意識到即使國力較其他國家強大,但是核武意味著其他較弱小的擁核國家也擁有與大國決戰的能力,不管是是小國亦或者大國都不敢輕舉妄動,因其都無法對抗核武所帶來的末日毀滅性,這被稱為「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不過這其中矛盾的是各國都認為他們擁有核武絕對沒事能夠建立穩定的國際關係,然則事實上則可能更加不穩定,不過觀察想要擁有核武的國家或者已經擁有核武的國家,大部分都是想將其國家「聖地化」,也就是說讓擁核國家在其領土範圍內不會發生大規模的衝突。

「核嚇阻需結合實力與可信度才能發揮其作用」 

「核嚇阻」必須搭配條件才能使其效益最大化,一個有效的嚇阻不僅要具有實際傷害對手的能力,也需要讓對手相信核武器在什麼情況下真的會被使用,這也牽涉到各個國家所設定的底線,底線太寬會使其它國家不相信,如此就無法達到嚇阻的作用了,因此有意義的嚇阻必須結合實力與可信度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各國意識到核武的毀滅性存在,從而簽署合約避免其擴散」  

擁核國家也意識到核武的末世性存在從而制定了許多限制核武的條約,像是《核不擴散條約》(NPT),不過有些擁核國並未簽署甚至退出了,這一因素也為核武的限制與避免擴張帶來了不確定性。  

「核按鈕的存在是禍是福?」

核武器使得冷戰未升級至更大範圍的傷害,從這個層面來觀察確實是一種福,但是未來是否能夠繼續維持呢?普欽是否有可能不顧一切發動核子戰爭呢?從歷史來看核武的歷程仍相當短暫,未來其是禍又或是福我們仍要持續觀察,這顆「核水晶」是否能夠繼續保持完整?然而最害怕的是國家領袖因為不小心或一時的衝動將其打破,世界將會因此付出極慘烈的代價。  

「建立共同價值與信任破解核武的末世性」 

世界局勢變換莫測,國際必須建立起溝通與交流的管道,以及對於一些普遍價值的認可,如此一來各國有了些許的信任建立起所謂的「未來長長的陰影」(long shadow of the future)才能避免陷入各國都不信任彼此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

信任與各國所認知之普世價值,才能使得世界得以避免發生核子戰爭的危機,人類才能夠繼續綿延在歷史的時間軸之中。

參考文獻:

Understanding Glob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Joseph S. Nye , David A. Welch

La Géopolitique: 50 fiches pour comprendre l’actualité/Pascal Boniface

文/黃凱祥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