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日早上七時的媒體通知,不是路跑、晨操或哪一區的BNI早餐會,而是「台北市府新團隊首件代拆公辦都更案」說明會,為告訴大家市府準備進場代拆「文山區木柵案」都更不同意戶,動員了七個局處的資源,浩浩蕩蕩,其作法和市長蔣萬安拜會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差不多,都是將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變成一場「公關實境秀」,不過,拜會那群家屬,想呈現的是「蔣家後人」石破天驚的大和解,拆屋,想秀的是被笑稱「北鼻市長」、「兒皇帝」的蔣萬安,原來也有「魄力」。

有別於過往柯市府代拆「偷偷摸摸」,蔣市府除發布媒體通知,事後更由都更處、財政局與秘書處各發布新聞稿共三篇,深怕有人不知道「蔣市府在拆屋了」;這場「秀」更與當年郝市府拆除士林王家的情境有天壤之別,過程不受阻撓、非常順利,沒有不同意戶現身陳抗;過往社運人士或學者與官員、警察互嗆的畫面也沒了,大概是因為不同意戶的訴求,是認為自己的地價被低估、不願與未來200多戶的社宅混居等,與過往訴求在地情感、不願搬遷的長者或弱勢有別,並非「清新進步」的「受害者」面貌。

過去強拆大埔「張藥房」一度得逞的前苗栗縣長劉政鴻說「天賜良機」,錯了!要像蔣市府一樣,慎選「政治不正確、不會說話、人又少、更無人幫忙」的代拆對象,才是「正辦」。

怪手進場的畫面,「首拆釘子戶」的報導下標,再輔以蔣萬安競選期間上4樓拜訪「下不了樓」90歲翁的「老屋囚老悲歌」往事再提,讓都更同意戶與建商士氣大振,對市府「比照辦理」的期待也越高,「殺雞儆猴,最好拆光」,而不同意戶被形塑出「阻礙都更」的「釘子」、「貪婪」印象又更強烈。一方高張的期待、另一方沈重的道德標籤,相對張力,恐衍伸出更多更激烈或非理性的回應,將是激化對立的撕裂操作代價。

拆了一棟樓,北市還有近10萬棟30年以上老屋,而依照柯市府去年中揭露,當時尚有四件協調中之大型都更代拆案。蔣市府看似解決了一件,未來還會有3+N件等著他們處置,等不及都更政策整體成效出爐,就搞了這齣親痛仇快的首例「代拆秀」,其化學效應,不久的將來就會揭曉,但想也知道,軟柿子不是每天都吃得到的,不然把這齣代拆秀,也放在市府想搞區段徵收的社子島看看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