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防部預告將「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法」,其中部分內容新增修訂包含,由總統發布全國動員令後,將要求由縣市政府配合辦理「應對出版事業、廣播電視事業、網際網路平台與應用服務提供者及新聞從業人員,實施調查、統計、編組及規劃」,並對「新聞從業人員實施必要管制」,以「因應新聞及不實訊息處理」的狀況發生,而此相關修正內容卻引起了國內部分民眾反彈。

此次修正草案之所以會引發爭論,係因其中針對「新聞從業人員」增訂了動員實施階段的徵購、徵用及罰則,致使外界對於該法是否影響言論自由等範疇議論紛紛,可對此國防部已表示,該法屬「緊急命令」狀態下的非常時期法治,相關管制措施僅適用於實施動員時期,平時僅止於「調查、統計、編組」,絕不會影響人民平時自由與權益,並非如部分人士刻意擴大渲染的「平時動員準備時期」就開始進行管制,更遑論指稱政府欲藉此全然掌控媒體等荒誕言論。

再者,以如今還正在進行中的烏俄戰爭為例,烏軍每日於推特發文裡的傷亡戰報中,隻字不提自身的傷亡人數,且烏克蘭當前的媒體所報導的新聞,同樣以不利俄軍為主,以此激勵士氣、穩定民心,這些網路報導大多亦被其政府管制過濾後所發布,等同有相當程度的媒體網路管制,換句話說,戰時媒體管制可謂是現今戰爭時期的媒體報導通則。再回溯20206月所發生的中印衝突,其中有部分報導稱共軍於印度駐軍地區安裝擴音器,播放音樂對印軍進行干擾,甚至有中國推特用戶分享某個大型擴音裝置影片,並宣稱是共軍用來對印度軍營進行干擾的設備,已對印度士兵造成聽力及精神受損,以及印度安全部隊巴士於邊界發生車禍的相關新聞及影片快速在網路轉載,可後續經證實,這些影片都是舊影像的衍生版本,並非事實戰況,可這些不實訊息經快速傳播後,早已對印軍士氣造成嚴重打擊,這便是戰時不對媒體進行管制所造成的後果。

綜上所述,以現今戰爭模式而言,應該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或是允許在戰區中保有完整的新聞自由,反倒是那些刻意模糊「戰時」與「平時」管制界線的人士,才是真正居心叵測之人,刻意曲解政府修訂草案之本意,煽動反政府輿論,激化國內民眾分歧,造成社會不安,且如今戰爭型態早已是後方後勤支援重於前線戰事,保家衛國也並非僅是國軍的事,而是每位國民,都是國家的守護者,真正秉持著「守衛國土,人人有責」信念的人,又怎會允許戰時有不實訊息打擊我方士氣的事情發生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