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日說,預計開春後發放每人新台幣6000元。

現金發放時間、發放對象等受關注,外界也推測,可能要訂定特別條例,或修改「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因應。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受訪時說,相關細節研議中,若有定案會適時對外說明。

如果建置系統的行政細節,以及法源依據的制定程序順利,透過線上先填寫帳戶的民眾,最快2月底就能看到現金入帳。

中低收入戶則有加碼,農曆過年前讓低收入戶每人加發750元,中低收入戶每人加發500元。而發放的方式可能比照2021年時辦理,即透過網路申請、ATM操作領取以及郵局臨櫃申領的等3種方式。

線上申請必須到指定網頁,輸入身分證或健保卡卡號,以及銀行帳號,到時候就會有現金入帳。但如果是實體ATM,民眾就得到提款機插入提款卡,選擇發放現金的項目,再輸入相關資料;沒帳戶的,準備好身分證和健保卡,到郵局臨櫃辦理,也能直接領現金。 

對於發放六千元,學者認為,這次政府不發券發現金,拉抬經濟效果有限。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倒認同發現金,但反對全民一視同仁,應該針對弱勢民眾给予支援,才有助於民生消費提升。

如果從年輕人的角度來看這事件的話,因為政府超收稅金而發放6000元現金是可以提升整體經濟,但會不會有些人會為了子孫而留存起來導致沒有辦法提升整體經濟或是債務留給後代,所以我覺得各有優缺點,因為用之前的類似五倍券的付款方式對人民不方便,因為沒有辦法去找零而只能去達到現金券的金額而去購買,那它的好處就是限一段時間去消費的功能,而不會去浪費這個資源。個人觀點的話會覺得現金對大家比較好,因為可以找零也沒有限時間、使用自由度也高,但可能會造成無法提升經濟的影響,所以政府可以再評估一下台灣人民這件發6000元現金的意見而去調整政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