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時, 有實力政治人 物是應該在政黨出現危機時被迫改變?還是應在風平浪靜時預做準備?政黨 領導者本身特殊的觀點主動影響未來改變的趨勢,還是被其他政黨先知先覺的競爭者牽著鼻子走?許多政治人 物無法回答上述問題,究其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懶惰(事實上工作的比以前更賣力),而是因為他們好少將時間花在未來的課題上。今非昔比台灣選民己有許 多人痛恨藍綠政黨對決,有許多人痛恨美中台複雜關係。

二零二四年總統選舉並非藍綠對決,台灣中間選民愈來念多, 候選人通常 對問答環節 說明很重要。那才是候選人的論證和結論接受檢驗的時刻。候選人的論證和結論接受檢驗的時刻 需注意對手提出反例,指出謬誤,辨別歧義 有時都會影响中間選民判斷。在答覆時,候選人為捍衛他們所珍視的鲜活思想而戰鬥。每個人都有權利說出來。一個讓人感覺良好的口號是「討論應該有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柯文哲曾說,「二零二四年要選柯文哲當總統,才能夠打破藍綠惡鬥的這種問題」。

二零二四年總統大選眾所關注,國民黨主席當選人朱立倫在中央黨部發表勝選感言,誓言帶領國民黨這家百年老店在二零二四年重返執政。話雖說得意氣風發,但即將二度出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眼前面對的政治環境,比起他上一次掌控黨權時,還要嚴峻許多。雖然 民進黨賴清德個性清廉耿直,英系的人認為這位副總統脾氣執拗;不管如何,賴清德「很堅持」的個性既是他的優點,但也是缺點。二零零零年幾經陳菊協調賴清德 終於答應出任副總統候選人,任副總統 時賴清德幾乎保持低調沈沒之聲, 就是希望能順利代表民進黨 二零二 四年總統大選,台灣民眾黨主席與網路節目連線除了替民眾黨候選人拉台聲勢,柯文哲還說,「二零二四年要選柯文哲當總統,才能夠打破藍綠惡鬥的這種問題」。

柯文哲自認為有可能當選二零二四總統 可能原因如下 :一柯文哲清廉自信,能力還可讓中間選民接受。二能夠打破藍綠惡鬥的這種問題。 三 中國大陸比較能接受柯文哲勝過民進黨候選人。四賴清德「很堅持」的個性既是他的優點,但也是缺點若賴清德能順利代表民進黨2024年總統大選且當選,那蔡英文將何去何從? 民進黨主席也將讓位。五 選人不選黨,朱立倫民調大幅降低己幾乎無法當選了。 競爭大未來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柯文哲與有實力政治人物國民黨朱立倫候友宜韓國瑜,民進黨賴清德 陳建仁 ,比較之下SOP柯文哲仍有可能當選二零二四年總統。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