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發展始於 1940 年代,早期的計算機是用真空管組成的,一台電腦佔據了一整棟的建築物。 那時只有少數人用過電腦。1960 年後期, 演變為可編計算程序的計算機 ,最終於 1980 年進入個人電腦時代。我的第一台家用電腦是 commodore 64 電腦,它可以在電視屏幕上形成模糊圖形。圖形的移動是卡卡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腦速度和圖形得到了改善。現在,使用電腦, 手機是每天的必需用品。作為電腦, 手機的終端用戶,我們關心的只是他們的速度和應用軟件。但很少注意背後晶片的重要性.

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禁止手機晶片出口給華為,很快,華為手機就消失了。華為在5G基礎設施上占主導地位 , 缺少晶片, 5G投資也停止。這展示缺少晶片可以摧毀摧毀中國一個巨大的 IT產業。

繼 COVID 大流行、經濟衰退之後,晶片生產暫時放緩。  當經濟開始復蘇,晶片短缺就導致汽車生產出現問題。這再次證明了晶片製造對行業影響的重要性。美國拜登總統幾個月前簽署了《晶片與科學法案》,該法案撥出數百億美元,鼓勵企業在美國建立晶片製造和研發設施。確保美國對其自身產業的晶片需求自足,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才能看到結果。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已經在建設中。

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衝突中,精密武器在決定戰爭勝負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精密武器需要能夠快速計算的晶片將導彈導引至目標。無人飛機需要出色的光學系統來檢測目標並執行任務。快速計算, 導航和定位. 這些都需要晶片。許多的晶片最初用於民用,但被伊朗和中國武器化為軍事用途。晶片成為重要的戰略物資。 控制晶片技術和產品落入敵手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美國嘗試組織晶片四聯盟來加強保護晶片研發,製造技術及產品出口的控管.

晶片四聯盟是美國在吸引擁有強大科技產業的 日本、韓國、台灣加入一個排除中國的大型半導體供應鏈組織。美國、台灣、韓國和日本提供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半導體需求。他們擁有設計、生產, 封裝和測試高端晶片的能力。晶片四聯盟希望加強成員之間在精密設計和生產方面的合作。但是,韓國會加入聯盟嗎?   

中國是韓國半導體製造商三星和 SK 海力士的最大市場。2021 年,韓國的存儲晶片出口額為 690 億美元,其中約 40% 流向了中國。若將出口香港列入中國數據中,百分比上升到 60%。除此之外, 韓國公司依賴中國生產用於晶片製造的重要原材料。韓國政府已通知美國將參加初步會議,但並未全力支持這一提議。放棄巨大的中國市場不是韓國公司的選項.  韓國討論晶片四聯盟要從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仔細研究這個問題。 加上每個公司都將其他同行視為競爭對象,很難與競爭對手分享特定的專有技術。目前看來, 晶片製造商對晶片四聯盟可能不像美國政府那樣感興趣。晶片四聯盟的進展並不如預期順利.

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 美國公佈最新的晶片出口管制.  收緊晶片出口管制是使中國更難獲先進的晶片.  以防止中國將晶片用於武器開發來攻擊他國.  更進一步想要摧毀中國研發和製造高端晶片的能力. 試圖介此削弱中國的軍事能力。新的管制覆蓋用美國專利的技術, 設計或製造的半導體產品,銷售該產品需經美國商務部門批准。 同時限制了維修和維護中國現存的晶片製造的設備.  如果任何一家半導體公司向中國洩露或出售違禁產品或提供設備服務,該公司將被禁止進一步使用任何美國專利的技術或知識產權。公司一旦被制裁, 未來發展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台灣半導體產品40%出口到中國。 當這些產品在中國用於製造其他最終產品。 然後從中國轉出口到世界各地。換言之,中國祇是台灣向世界輸出晶片的中間商。不是最終消費者。 只要產品在世界市場需求量大,當中國中間商無法滿足需求, 製造商可以選擇轉移據點。放棄中國的中間商已經在發生。外資正在減少對中國的投資,將中國製造據點轉移到印度、越南和其他國家。晶片需求仍然存在,唯一的變化是台灣製造的晶片將出口到其他國家而不是中國。

美國政策是否會損害台灣半導體產業?如果看市場股價波動,很明顯,政策確實對股市產生了重大影響. 但一個行業的未來需要從根本實力上去做評估。晶片製造涉及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  每個步驟都需要他們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特殊設計的工具.  台灣在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領頭羊。 眾所周知, 在集成電路設計有聯發科、晶片製造有台積電、晶片封裝及成品測試有京元. 此外,在專業化的工業園區內還散佈著更多的優秀企業組成的產業鏈。這是台灣極具韌性的產業鏈,只要在中國的外資轉移完後,晶片需求將回溫。暫時的放緩的需求最終會過去。台灣半導體產業就會適應各種挑戰提供晶片。

台積電在高端晶片製造領域具有獨特的地位。 向全球提供90%以上的高端 (少於5納米) 晶片。此時台積電的產能被蘋果 (Apple)、超微 (AMD)、英偉達 (Nvidia)、英特爾(intel)等的訂單全部填滿。AMD和Nvidia的晶片雖然被禁止向中國銷售,加上產品庫存過剩的問題。 他們對製造能量的要求較低。 然而, 任何台積電空閒的產能都被其他等待中的訂單迅速填滿。對台積電高端晶片生產影響較小。

然而,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新的限制下,中國在集成電路設計上無法使用美國開發的專利軟件.  雖然晶片製造的光刻機在荷蘭製造, 但它許多關鍵組成零件和材料的專利是美國三家公司, KLA、Applied Materials和 Lam Research所擁有的。中國沒辦法獲得晶片製造技術和工具就不能生產高端晶片. 限制晶片製造設備的維修和維護可能會徹底終結中國的現存的晶片產業.  加上無法從市面上購買晶片, 中國的工業, 特別是軍工業的發展將更落後於美國。這一預測已經在俄羅斯軍工業中體現出來。 俄羅斯用盡了他們的晶片庫存,他們就無法製造先進的軍械。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