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怎麼回事?

近日平面媒體報導了多國對核電立場的「轉變」,德國也被列在其中。德國公共廣播公司ARD在八月委外做了一份民調,根據能源知識庫摘述,這份德國民調顯示了「支持2022年底既有三座核電廠如期除役」只有15%,原因八九不離十與俄羅斯在今年入侵烏克蘭有關,證據是同份參考資料指出:
「高達71%的民眾認同德國政府停止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政策目標」。

不過這些數據的結論不會導向「德國人改支持核電」因為在另外兩項結果:
「有81%的民眾認同政府加速擴展風電的政策」、「有61%的民眾支持政府擴大使用煤電之政策」
顯示了德國民眾只是在俄烏戰爭擾亂下,想先確保供電結構能穩定,乍看之下才會誤以為德國民眾核電改觀,但這樣的解讀並不精確。

公投後民眾已知的概念:台灣與其他國家條件不同

回到台灣,為了降低風險天然氣多採中長約,原油也自2016年以後也不再向俄羅斯進口,因此較不易受戰爭影響。而去年底結束了包含重啟核四在內的四大公投,公投結果明確說明了台灣人的能源抉擇。不論是擔心核災風險、核廢料問題,或是贊同廢核減碳,經過那段期間的社會對話,民眾至少知道一件事,即台灣與其他國家條件不同,包含承擔核災風險能力,因此「多國核能立場轉變」仍並不能說明台灣需要延後除役核電廠。縱使歐盟為了達成2050碳中和而將核能視為綠能,也不代表核電沒有其他汙染,只是相對於核能造成問題,歐盟更擔心碳排放而優先凝聚減碳共識。總歸一句,台灣沒有任何理由去改變既定廢核規劃,因此無需擔憂!

了無新意的錯誤提議

核能不會是台灣人的選項,這是能源政策規劃,更是公投結果。我們尊重不同價值對撞,但若只要有一絲風吹草動就嚷嚷「應重啟核電」實在與哭鬧的嬰孩沒有兩樣,且並不是真正以台灣利益出發去討論。國外的能源政策固然值得關注,但正確做法應先解讀資料、判斷情勢,而非胡亂下結論,進而製造輿論假象,若再刻意為之恐失去討論的誠意。

能源轉型可關注的新問題

台灣現在應關注的能源問題有三。其一監督核二廠除役過程,應建立監督小組,讓民間環團與當地居民能揭露資訊,使整個除役過程受到監督,避免衍生其他環境與土地利用的爭議,更該思考核電廠留下的廢料問題。

其二完善碳稅和綠電交易的配套與制度規範,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告2050台灣淨零排放路徑圖,台灣有比例過半的GDP來自工業產品輸出,其中製造相關產業是碳排大戶。在歐洲淨零趨勢與夏季熱浪影響下,未來勢必更加注重碳排問題,若小看這一塊則可能影響企業接單,進而衝擊台灣經濟。

其三綠能之下的社會問題,以吳念真導演為旁白配音的節目《海中的一畝田》刻劃了西海岸辛苦的養蚵人家,高齡工作者在人口外流、老化的鄉村討生活,又因為風機而影響蚵田生計,政府應趁此機會加以關注沒落的產業,進而協助其找到更穩定的收入來源,避免受到能源轉型衝擊。

能源轉型需要不斷討論和找方法,台灣才能跟上世界腳步並避免受衝擊,比起跳針空談重啟核電,理性的公民更該將眼界放廣,持續關注各種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