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5月16日,在南加州橘郡(Orange county)的台裔教堂(Geneva Presbyterian Church)發生槍殺案,造成一死五傷的慘案。而槍擊案槍手68歲周文偉(David Wenwei Chou)出生於台灣,是反獨促統團體「美國拉斯維加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理事。根據各方媒體消息指出,周姓嫌犯選擇「台裔」教會進行屠殺的動機源自於不滿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政治關係。因此可知本次的仇恨犯罪行為,源自於政治動機。

過往台灣人和中國人群體並不是美國國內政治的主要議題,通常會用「華人」的框架來做處理;然而,這次事件很可能會讓「華人」內部差異浮上檯面,彰顯出一直以來於美國國內被「華人框架」所限制的台裔美國人與中裔美國人認同的差異與衝突。

華裔族群的多樣性

儘管美國國內的華裔族群存有很大的差異性,但區別台灣人、中國人對於美國人來說,往往是件困難的事。特別是近年來的Coivd-19疫情風波,美國排華風氣盛行,部分美國人將所有黃皮膚人種稱之為「中國人」,並發生許多針對「華裔美國人」的暴力活動與仇恨犯罪(hate crimes against Asian Americans),包含:菲律賓華裔男子張宇(Danny Yu Chang)被襲擊、粵語的女性長者謝曉真(Xiao Zhen Xie)被白人男性襲擊,等等案例在去年Delta疫情流行期間層出不窮。疫情期間所發生針對華裔族群的仇恨犯罪,彰顯出美國國內對華裔族群仍有所偏見,並多認為「華裔」等同於「中國人」,忽視了華裔族群在美國人口結構的多元性。

被抹滅的族群認同

事實上,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21年9月發布更新的人口統計報告,指出居住在美國的「台裔」族群介於19萬5000和69萬7000人,然而,《美國人口調查》卻從未將台灣納入種族和族裔類別。此外,美國社區調查和每10年一次的美國人口普查表格當中,有關種族認同的問題亞裔只有6個選項,包括:中國人、菲律賓人和越南人,其中並未包含台灣人,等同於視「台灣人為中國人」,台裔美國人族群的自我認同選擇性就此被社會抹滅。

台裔美國人想像的共同體

Anderson在《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中,將當代民族國家描繪一種「人造體」(artefact),即「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認為民族確實存在,存在的方式必定是透過教育、大眾媒體以及政治社會化的過程所賦予的想像人造體。

因此不論台裔美國人的族群認同為「台灣」或是「美國」,皆從個體的想像出發,進而形成一群人的共同想像,創造出族群認同。因此,若將「華裔族群等同於中國人」,抑或是將「台裔美國人等同於中裔美國人」的做法與偏見,皆限制了個體的想像,侷限了人類選擇認同的權利。過往的華人框架消弭了華裔族群的差異性;而近年來,針對華裔的仇恨犯罪、人口調查的偏見與近期發生的政治動機槍殺案,將極有可能使未來美國國內的「華人」內部差異浮上檯面。

近年來,隨著中國於全球的政經權力消長,加上台灣於國際的能見度逐年增加,台裔美國人與中裔美國人的差異逐漸於美國國內政治發酵。除了中國與台灣兩岸關係的統獨議題,美國國內中,台裔美國人與中裔美國人之間認同的差異與衝突在這次的犯罪事件顯現出來。此次的政治犯罪,將會在劍拔駑張的美國種族議題開啟另一頁篇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