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簡稱國北)三年級在校生,同時也是住宿生,在松鼠咬斷電線,讓全校大停電之前,真的料不到會碰上這種事情。萬幸,本次的「松鼠斷電」事件只波及到校園區域,並沒有像今年暑假時發生的事故──松鼠誤觸避雷針,導致電線桿受損,讓花蓮市美崙地區近4500戶大停電。但是身為第一宿舍住宿生的我,卻在洗澡期間深深感受到了人情冷暖。
由於鍋爐燒水、水塔供水需要用電,松鼠斷電事件不僅影響了下午、晚上上課的同學,讓他們都需得在教室中摸黑「聽課」,更是讓欲想洗澡的住宿生苦不堪言。
隔日中午,學校方給出了我們停電的原由以及修繕經過—竟然是因為一隻松鼠咬斷變電箱的電線,導致這場壯烈的停電事件。

▲圖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總務處營繕組提供
▼ 附圖為校方發送之email及照片

在次日(26日)下午看見這封解釋原因的信件,我才明瞭斷電的原因竟然是因為一隻小小的「松鼠」搗蛋。與此同時,我的腦海卻一閃而過女生們遷徙前往第一宿舍洗漱的場景,霎時間,我竟將松鼠平常的生活處境縮小之事,與此畫面結合起來──松鼠不也曾為了適應縮小的生活圈,經歷過類似的大遷徙嗎?只是由於人類的開發活動越來越密集,所居住的水泥大樓、鋪設的柏油馬路區,都將松鼠曾經的家──那廣大無垠的大自然,給侵占殆盡,徒留一些稀疏的行道樹。或許,雜食性的松鼠,正因為棲息地遽減,走出樹林,來到學校探險,以為電線就是牠磨牙的樹枝,一齧一咬之間,讓自己的世界陷入一片渾沌、人類的世界也跟著進入短暫黑暗,彷彿在警示著一些什麼。
反思過去,在人類尚未成為自然界的霸主之時,彼時的自然環境未曾遭受開墾佔據,無論松鼠們再如何貪玩,也不可能發生觸電的意外;如今他們的生活空間遽減,只能遁逃到人類社區間稀疏的幾棵樹木間,誤把變電箱當作樹木,在飢餓的狀況下對準電線嚙咬了下去,我想,牠當下那股痙攣,或許跟我在洗澡時,忽然被冷水、熱水夾攻潑灑時的感覺有幾分類似──且更加錯愕、難過數千倍。
此件事後有許多北教大同學都將「松鼠斷電」事件當作一齣鬧劇、一場笑話,在茶餘飯後以嘲謔的心態,製作一堆迷因與梗圖,也許一方面可以緩解被突發停電的憤怒,但是另一方面,卻讓我看見人性的醜態──人們太容易對習以為常的事物事而不見,例如被侵奪棲息地的動物們,牠們悲切的眼神。我們往往只定睛於牠們可愛的外表,並且驚異一切稀奇的事,這次的斷電事件就是其一──因為停電原因太過特別,也讓許多具有幽默感的同學開始跟上話題,製作梗圖,但這些冷嘲又何嘗不是一種深刻的諷刺呢?倘若今日是一個人觸電了,大家可能會先關心那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希望他平安無事,更可以申請國賠來保障自己的權益;但是今天主角換成松鼠就不一樣了,人們試圖將錯誤嫁禍給「調皮」的松鼠,卻未曾思考是何人害得牠們失去自然家園,人性黑暗面是大眾普遍不願碰觸的,更遑論替牠們爭取所謂的「補償」。

△來源: Dcard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版

△來源: @ntue.memes on instagram
我想說的是,當人類不尊重世界萬物,那麼即使我們是最聰明、最有靈性的動物,最終結果也只是不斷墮落罷了。當我們一直在日常事件裡丟失自己的善良而不自知,將是發生在現代人身上最可怕的一件事──況且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動物身上所發生的迫害,哪一天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