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集團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化纖紡織、水泥企業,因為環保、消防、稅務和土地利用等項目違反規定,遭罰人民幣3650萬元(近台幣1.6億元)。消息傳回來台灣,不少人認為是中國大陸出手打壓綠營金主,多位民進黨立委更直言對岸是「殺雞儆猴」,用意是威嚇台資企業,引發政商界熱議。

對於遭罰一事, 遠東新低調回應,表示相關事項已改善98%,其餘也將在年底前完成改善,目前企業正常營運,對財務無重大影響。

但由於遠東遭罰的消息,第一時間是由中國大陸官媒「新華社」公布;加上國台辦日前才點名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游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是「頑劣台獨主張份子」,還表示他們的家人、金主及相關支持企業都要受到制裁,很難不引發政治聯想。

多位民進黨立委就直言開罰遠東是「殺雞儆猴」。立委王定宇表示,民主國家都有政治獻金,且政治獻金多橫跨各政黨,挑遠東開罰是中國不了解民主國家運作,會為中國投資環境增加變數; 莊瑞雄也表示,用罰款威嚇的方式,會讓大家更無法認同中國;鄭運鵬更直言很明顯殺雞儆猴,還形容中國大把台商當彭帥,拿台灣立威、 祭旗。

國民黨立委面對媒體提問,也認為兩岸應該朝和平發展,若以開罰方式讓企業選邊站,會讓企業更為難。立委陳玉珍就表示,陸委會應該想想如何發展兩岸關係,若迫使企業選邊站, 會讓商人兩面為難;立委李德維也說,若中國大陸是因政治裁罰,會讓台灣企業很辛苦,認為企業的處罰要謹慎。

事實上,政治捐獻在許多國家是常見的事,台灣也不例外。除了極少數政治立場鮮明的企業,台灣多數企業的政治捐獻常是不分藍綠,執政黨因為有執政優勢,檯面上曝光申報的政治捐款,往往比在野黨多,這在民主國家是常態,也是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的選擇。

根據財政部今年初公布的統計,去年全年對大陸含香港出口總額為1514.5億美元,占對外出口逾四成。另外,台灣人在對岸工作的人數,估計超過100萬人。兩岸因獨特的歷史、地理等因素,經濟依存關係愈來愈深;中國大陸目前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市場,不只台資企業,世界上大多數的大企業,很難忽視或放棄這個市場。

包括英國智庫、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報告都預估,中國大陸可能在2028年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兩岸之間日益升高的統獨爭論,對企業和台灣長遠的經濟發展未必有利,卻讓在對岸投資的台商,經常陷入兩難,處境比其他外國企業更艱難。

遠東遭罰可能是對岸的政治示警,但也可能是個案,此時過度的政治解讀或藉機政治宣傳,只會讓包括遠東在內的多數台資企業更不利。負責任的政府,此時應該透過兩岸既有的協商管道,放下政治和選舉算計,協助企業渡過難關,爭取有利的投資條件 。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