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常埋首在網路世界中的網民,應該都有發現迷因(meme)這個有如病毒般散播速度的圖片或影片。它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內容涵蓋了五顏六色的主題,從時事、娛樂新聞、政治人物到大小動物,幾乎任何種類的內容都能夠以迷因的方式呈現並且流傳下去。

迷因是什麼?

「迷因」的概念由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被提出。道金斯將基因的演化類比成文化流傳與模仿的過程,就如同迷因經過演化和調整過後,持續在人與人之間被分享、再製。迷因起初的定義為一種文化、風格等的傳播,而現代人對迷因的概念則添加了「有趣」、「在網路被普遍流傳」等概念,在近幾年來已經從網路的次文化走向主流文化。「迷因」一詞有各式各樣的譯名:模因、媒因、覓母、米姆等,在臺灣也經常被拿來與「梗圖」相提並論。

身為一種「文化傳播的單位」,迷因會經歷一個如同生物基因演化的過程,遵循複製變異篩選三個原則。首先,複製即指迷因在社群媒體上被散播繼而分享的過程。接著,某一個迷因可能會以近期爆紅的事物為新元素,使它更受歡迎,而這就是迷因的變異。最後,在眾多種迷因當中,總會有些被淘汰,也會有些被人類繼續改編和使用。

疫情下的小確幸

在家落實防疫的期間,接觸網路的頻率也相對提高許多,迷因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做為休閒娛樂之用,迷因更是在疫情期間提供閱聽人宣洩情緒的一個出口。對於疫情的恐慌和無力,透過圖片和簡單幾個文字的方式就可以傳遞出民眾近期最感同身受的議題,同時也能讓閱聽人產生共鳴。 

迷因為何使人不可抗拒?

近期可以發現迷因經常被應用在品牌行銷或政治宣傳,成為行銷工具的一種。迷因除了可以帶來高流量,也因為素材取得十分方便,使閱聽人容易理解之外也能夠帶來不錯的效果。由於迷因具備有趣的特質,對於政治這種往往比較嚴肅且需要謹慎的議題,民眾可以透過迷因的幽默或反諷等非直接方式來接觸此議題。如此一來,不僅能使之更加生活化,對於那些無法盡所欲言的議題也能表示自己的想法,例如從2020年臺灣總統大選政見發表會內容當中延伸出許多迷因。

另外,因為迷因由匿名素人製作並流傳於網路上,除了容易擴散之外,它也能凸顯本土文化及地方特色,以表達臺灣當時正在經歷的事件或是從過去累積的文化與歷史,像是台語諧音的迷因就具有濃濃的鄉土味。充滿臺灣味的迷因也隨處可見,例如「哈味」、「出事了阿伯」、「出來面對」、「可憐哪」、「吉娃娃」等都經常被拿來作為迷因的元素,同時也因為能與大多數人產生共鳴而更為積極地被分享出去。在家庭群組中常見的長輩圖其實也可以列入迷因的一種,可見得長輩們也願意透過這種自製圖文的形式以傳達想法,達到「認同請分享」出去的效果。

迷因真的是快樂泉源嗎?

迷因帶給網民的快樂是無法否認的,不過,也因此出現不少爭議,主要談論網路迷因正確性不高,容易誤導閱聽人。一張梗圖僅以圖片和些許的字即可呈現,但由於內容不完整,導致無法將全部的內容表達出來,容易造成資訊不齊全或誤解等結果。若政府單位或企業為了吸引民眾注意而過度使用且沒有好好經營內容,很容易被貼上「不正經」的標籤,畢竟正確地傳遞訊息並非迷因的主要用途。

由於迷因的表示方式很簡單,帶給閱聽人很大的發想空間也意味著它所代表的意義不明確,而透過這種模糊且不嚴肅的方式來表達內心想法的原因為何?Z世代的年輕人生於一個網路科技興盛的時期,在如今資訊量爆炸的時期中,經常要吸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和意見,這時也不會以直接的方式與他人辯解,反而漸漸習慣這種非直接的表達方式,也符合了迷因這樣間接表示且不嚴肅的特質。再者,面對現今多變社會的無奈,迷因可以精準地點出現代人的處境,並且以最快速表達和理解的方式展現,使得閱聽人內心會心一笑。

有些人透過迷因更認識社會議題,有些人透過分享迷因與親朋好友增進感情,但是否能在每一次嘻笑之餘看見一張圖片和文字所表達更深層的議題,那才是我們身為閱聽人該要留意和省思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