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大流行期間,中央指揮部實施三級警戒預防政策 限制旅行、商業活動以防止感染傳播.  這些限制已於 2021 年 5 月中生效.  每個人都希望看到這些限制早日解封. 如何解封是個技術難題.  目前,台灣人口的疫苗接種尚未達到預期的群體免疫,群體免疫至少有60%的人口已接種疫苗。即使達到群體免疫,也不能完全消除感染,但可以將感染的傳播減少到可控的水平,並保持醫療能力。由於疫苗短缺,要實現這一群體免疫目標仍然存在困難。台灣若維持三級警戒,將影響民生.  

儘管台北仍然是感染的熱點. 但台北市長柯文哲28日也宣布台北市夜市「微解封」。他甚至親臨寧夏夜市,要讓更多人了解,「台北市不是冒進」。他來訪後第二天,感染病例爆發.  過早解封可能會導致感染惡化.  進一步延遲早日解封機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要不要警戒降級,還是要看整體疫情是否能夠被掌握,普遍的共識是製定整個島國適用 “全島一令” 的中央政策. 陳時中表示目前仍以控制疫情為主. 最近北農與環南市場的案子, 大家比較憂心.  避免台北府 “不是冒進” 的政策再次發生.  疫情指揮中心也開始做降級後的相關準備。

台灣是一日生活圈,人口流動很容易也很快.  感染的傳播因縣而異,因城市而不同.  到目前為止金門沒有任何報告病例.  許多地區已經超過 14 至 28 天的時間內沒有報告新的確診病例.  連江縣 (30天),  嘉義市 (24天) , 臺東縣 (23天),  澎湖縣 (20天), 嘉義縣 (19天), 花蓮縣 (15天).  這些地方是安全. 是不是需要像疫情熱點有那樣嚴格三級警戒限制?  一旦「解封」當地的經濟應該可以很快讓它復甦. 讓他們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生活. 

2021 年 6 月 21 日至 7 月 4 日的兩週內,每天平均新確診病例少於 1 例的地區有雲林縣 (0.1例), 新竹市 (0.2例), 宜蘭縣 (0.4例), 臺中市(0.4例), 南投縣 (0.5例), 臺南市 (0.6例), 彰化縣 (0.9例),  屏東縣 (0.9例).  這些地方是相對安全.  下降到二級警戒的「解封」是否有可能?

每日新增確診加病例處於個位數的地區有 苗栗縣(1.4例), 高雄市(1.6例) , 基隆市(1.8例), 新竹縣 (2.1例) , 桃園市 (4.4例).  這些地方感染風險依然存在. 是否有可能「微解封」, 需要仔細評估。

過去 14 天的新確診病例平均值新北市 (31.2例),  臺北市(26.0例).  這兩個區域明顯是台灣的感染熱點.  用過去 7 天的新確診病例平均值,台北市 (25.3例) 高於新北市 (21.1例),表明新北處於明顯下降趨勢,而台北市的趨勢變化極少. 這兩個熱點仍然是活躍的感染源,我們暫時還沒有條件考慮解封.

因為不均的感染風險。 "全島一令" 是最簡單的選擇.  但是,這會導致其他安全區域與高風險區域一起被關押在牢中的批評.  現在地方風險數據已經有了,是不是應該考慮使用當地的安全數據, 做不同程度的解封。 為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問題是如何防止外來訪客或返鄉居民帶感染源進入這些安全區。從技術上講,這是政府無法執行的工作, 除非政府宣布封城令。

如何防止外來訪客帶感染源進入這些安全區是對台灣人的挑戰.  台灣人在疫情爆發初期就表現出自律。沒有封城令下,街上人跡罕至,人人自動戴口罩。 這種自律的程度令日本媒體人驚嘆. 如果我們想從無感染區, 低風險地區開始解封, 振興經濟, 恢復­正常生活, 這是需要台灣人表現出高度自律時候了.  生活在感染熱點地區的人們,不要攜帶病毒前往這些安全的地方.  去那些相對安全地方,除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經常洗手外,在旅行出發前進行篩查測試以確保沒有感染.  從感染熱點地區返回到安全地區的人, 回來後繼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保持經常洗手的習慣。兩週內盡量減少在社區的走動­.  如果有任何健康問題,請聯繫當局尋求處理問題的建議。記得保留詳細旅行日誌。 如果需要進行接觸者追踪,這些信息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我們都可以承諾保持高度的自律,不要攜帶病毒前往這些安全的地方.  那麼更自由的逐步逐地放寬限制的解封是有可能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