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者趴趴走恐成傳染鏈」、「台灣確診有巨大黑數,重症比率恐比日本還高」、「近三十家常照報群聚,恐暴家庭群聚」.....,這樣警示性十足的新聞充斥在版面當中已不是一兩天的事,自五月中旬即開始。瀏覽每天的新聞,大量的相關報導不斷出現,焦慮與緊張到了後期已變成無感。而這樣的狀態以心理層面來看,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所指稱的「疫情倦怠」,人們因無止境的無法外出,以及無能為力的傳染速度,在長期備戰狀態下,也彈性疲乏。以傳播學的角度來分析,也能從主流媒體長期的新聞轟炸,來解釋上述疲乏的現象。

在疫情狀況的相關報導中,不論是因為此種新聞具備恐懼訴求、接近性或是顯著性等新聞價值(news value),使其成為新聞工作者挑選的素材,抑或是新聞機構認為報導這樣的素材,能對於社會起到警惕的功能,敦促民眾做好防疫措施,肩負媒體守望、聯繫、社會化的功能,在這段期間,以「專家憂」、「恐釀群聚」為題的種種報導已具備顯著的地位。然而,此類相關新聞對於長期暴露於類似內容的民眾已產生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的效果,並在閱聽人心中產生直接的心理聯想,意即當看到類似敘事的報導時我們會自動將其與先前看過、類似的新聞做聯想。當醫學權威不斷的告誡著人們生活處處充滿危險的同時,我們也無力阻止這些威脅的產生,只能不斷的接收著如雪片般飛來的警示性新聞,到最後每天打開新聞看到的盡是類似的內容,於是這類消息被我們歸類為無能為力與習慣,人們漸感麻木。而後,無力感又加諸於更多負面情緒與行為之上,諸如社群論戰、確診者獵巫潮、公眾討論淪於情緒宣洩、疫苗成為意識形態角力的標靶,帶有陰謀論的推測四起。

不論是長期關在家的心理疲乏,或是新聞在議題設定上產生之訊息接收的影響,當看到那些具有警示性訊息的新聞,無奈與無感也許代替了疫情剛爆發之際的自律。我們仍須時刻的提醒自己,這是一場長期的抗戰,面對看似無止境的防疫,調適好身心,找到與自己相處的方式,相信人人做好自己的防疫措施,我們很快會看得到再度走出戶外,享受自由的日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