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1940年代到1970年代,美中關係一直是敵對的.  圍堵防止中國軍隊向太平洋擴張, 一直是美國的國防戰略. 1970年代美中建交後,敵對情緒有所緩衝,但美國對中國一直保持謹慎. 習近平統治中國之後,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激進擴張主義在美國引起了警報。中美之間的對抗變得嚴重,對抗中難免是會涉及台灣問題。

圍堵防止中國軍隊向太平洋擴張的第一島鏈防禦概念的構成已經發展很長久. 台灣地理位置就在第一條島鏈的中間,可以保護日本和台灣之間以及菲律賓和台灣之間的水道。 這是軍事戰略中最重要的因素。美國不能在第一島鏈防禦中失去台灣,而中國則試圖佔領台灣獲得通過太平洋的通道。 結果台灣形成美中發生軍事對抗的重點.台灣變成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

儘管台灣是美中發生軍事對抗的重點, 西方人對台灣不太了解。 很多人誤認為台灣是泰國。台灣人出國旅行時常被誤認為中國人, 因為他們的護照是由中華民國簽發的. 多數西方人無法區分 “中華民國” 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 之間的差異. 造成很多誤會.  與台灣有關的問題通常被視為中國的問題. 結果台灣被國際社會所忽視. 

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 在討論台灣海峽危機時,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衝突總是著重於強調地緣政治. 沒有討論民主台灣在亞洲和世界上的醫療, 經濟和工業的實力. 作為一個國家, 台灣能為世界的福祉做出貢獻的能力被忽略了。台灣總是被排除在參加世界組織之外。

在 Covid-19流行期間,台灣鄰近中國以及人們之間的高度互動,每位專家都預測台灣將受到流行嚴重的影響。令人驚訝的是,台灣已經成功地阻止了Covid-19感染在台灣的蔓延,並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日常生活照常進行,學校正常運轉而不會受到干擾。 商業保持活躍。 工業生產繼續快速發展。台灣積極研發Covid-19疫苗,以幫助世界遏制Covid-19流行. 在 Covid-19流行期間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都處於衰退中,台灣的GDP達到了新高, 甚至超過中國的GDP。被國際社會所忽視的台灣, 向需要醫療用品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 台灣讓世界知道,台灣可以幫助, 台灣正在幫助.

在沒有世衛組織支持的情況下,我們開發了一流的醫療保健系統以及公共衛生監督和保護系統。 這使我們擺脫了Covid-19的災難。 許多民間組織和通訊社都報告台灣的奇蹟. 西方國家開始在關注台灣島上如何實現奇蹟。 許多外國代表和政府官員來台灣訪問了解我們的經驗。七G的外交部長表示支持台灣參與世界事務。 法國國會以全票通過投票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其他歐洲國家也支持台灣參與世界事務。

台灣成功阻止Covid-19的故事以及台灣工業實力可以迅速提供急需的醫療用品, 震驚了國際社會。 他們的關注將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世界媒體開始報導台灣的成就,台灣的醫療體系,公共衛生結構和運作是報導的重點。 台灣民主社會和政府在應對流行病方面的透明性贏得了全世界的讚譽。 更進一步,媒體稱贊台灣工業能夠迅速適應生產急需的醫療用品的能力。台灣可以很快提供醫療用品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國家。這與政府高效協調的結果至關重要。蔡英文總統的領導曾多次出現媒體報導,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之一。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台灣人默默無聞努力工作下發展了高科技產業的產業鏈。 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潛力在過去沒有得到全世界的關注. 在美中的貿易戰中,美國禁止台灣向中國出口晶片,導致華為智能手機市場崩潰。 晶片短缺會導致汽車生產放緩,並對工業生產率產生重大影響。 晶片已經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台積電(TSMC)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在全球5納米生產量中佔85%以上的產能,並且是開發生產3納米或以下納米晶片的領先者. 台灣高科技產業產的業鏈是不可能被容易取代的龍頭.  台灣產業實力的重要性就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沒有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支持,世界上許多產業就陷入了困境。 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實力令世界羨慕不已。 每個國家都知道失去台灣高科技產品的後果難以想像。只要我們增強工業實力,其他國家依賴台灣高科技產業就會表現出他們對台灣的親和力並支持台灣。 台灣保持關鍵的產業領先能力,台灣將更加安全. 台灣要勇敢地站在世界舞台需讓世界知道,我們願意提供幫助,並且我們有能力提供幫助。台灣願意伸出援手, 台灣就會變得更安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