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以降,美韓與北韓的去核談判幾乎停擺,國際媒體對北韓報導除了號稱零確診神話與去年5、6月間金正恩胞妹金與正一系列嗆辣對韓言論與最終炸毀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六月十六日)外,幾乎將目光放在全球疫情上,而也在這一年間,因全球疫情、對內經濟糧食困境與美國政府變天,北韓逐漸改變了過去兩年間的核武與對美、對南(韓)政策。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近日在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宣布將「重啟核武計畫」與「定調美國為主要敵人」,金正恩會有這般宣示其實也有跡可循,對內因新冠疫情封鎖與最大貿易國中國間的國境造成經濟困境,又在八、九月間遭遇暴雨襲擊與兩個颱風襲擊,引發糧食危機,民怨四起,人民自然會將矛頭指向政府,而北韓政府面對民怨的應對方式大多以轉移焦點或樹立敵人的做法應對之,最有名的例子即為1997年時任北韓領導人金正日為轉移民眾因四年大饑荒(官方稱「苦難的行軍)對政府的不滿,聯合妹夫張成澤以「經濟困難是美帝造成、北韓境內充滿美國間諜」等理由發動政治清洗,最後因牽連過廣引發反效果,金正日才出手制止的「深化組事件」。
因此可以推測2021年起金正恩的變為「對美韓態度由過去兩年的和平態度轉為強硬態度」,由於國內因疫情與經濟糧食困境的雙重打擊造成低迷,政府一方面可以透過對美韓強硬態度吸引目光關注與獲取資源,另一方面則激起人民信心與對政府的忠誠,因此金正恩這次定調美國為主要敵人的宣誓與去年高調炸毀兩韓辦公室的行為實屬意料之內。
不變則為「持續加強核武投射與火炮打擊能力」與「不輕易重啟過去的戰爭邊緣政策」,金正恩重啟核武計畫的宣示實際上僅為「重新承認研發核武」,因自2018年以來北韓就不曾停止核武計畫,炸毀豐溪里核武試驗場與終止核武試驗的宣示僅是做做樣子,其主要目的是為解除國際制裁,且豐溪里試驗場早已達到使用年限,近期兩次的大閱兵則主要針對美國候任總統拜登,由於歐巴馬時期美國對朝政策相當強硬,因擔憂同屬民主黨的拜登將重啟過去歐巴馬時代的路線,因此去年的多次試射與兩次閱兵展示的多項短程飛彈與火炮,目的是向美韓展示並威攝兩國勿輕舉妄動,否則將招來無妄之災。
而過去常見的「南侵韓國」與「炸毀美國」的叫囂言論則將逐漸消聲匿跡,因過去兩年間金正恩飽嚐核武研發成功後國際社會對北韓態度的轉變,同時體認到叫囂開戰的「戰爭邊緣政策」非但無法達成自身目的,還會招至更多的國際制裁,對北韓早已疲乏經濟形同雪上加霜,因此未來北韓將可能採取類似俄羅斯與中國的「不輕易挑起戰端,但也不輕易屈服」,同時以核武威攝對手的談判模式。
叛逃的北韓前駐英公使太永浩曾稱「核武、恐怖統治與造神運動」是維繫金氏政權世襲專政統治的三大要素,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由於核武的高威攝性使美韓不敢對其輕舉妄動,增加北韓對美韓要求甚至勒索資源的籌碼,拋棄核武將威脅金氏政權的談判籌碼與統治穩定性,因此金正恩心中壓根沒有放棄核武這項選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