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前總統於二○二○年七月三十日,病逝於臺北市的榮民總醫院,他是一九二三年生,一共活九十七足歲,堪稱是政治人物中罕見的高壽。我與陳正茂教授在十幾年前,就為其執政時期的相關施政作為,寫下本篇的全文:解嚴後臺灣政治社會的變革及其意識形態的論述和行動:過渡階段──從蔣經國總統到李登輝總統的政權轉移。

重返兩個關鍵性的歷史場景

(一)一九八八年十二月月,副總統李登輝,在黨內會議被推為,繼承才剛過世的蔣經國,所遺留的總統職位,這的確是戰後臺灣民主憲政史上的一件大事。所以,剛從副總統李登輝,被推為新總統的李登輝,生平最大職位躍升的這天,他穿著黑西裝、白襯衣,略低著頭,邊環顧四周。

他觸目所及,皆為出席會議的,自己國民黨內,大老級之黨、政、軍諸要員。不久,他便以低沉、堅定的清亮語氣,雖緩慢,但有節奏,且略帶臺灣腔的國語,一字一句的道出:「……登輝的能力,非常有限,經驗不足,各位先進,各位同志,依法來推薦本人,繼承總統地位,請各位把現在悲憤的心,化為團結的力量。而來共同完成蔣總統經國先生,還沒有完成的事業,請各位多多協助!」

(二)二○○○年五月,總統大選由民進黨的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總統,在完成總統職位交接後,又由同一穿黑西裝、白襯衣的,剛卸任的前總統李登輝,以比上次,更大聲,更堅定的語氣,也更驕傲地,一邊揮舞著有力的手勢,一邊透過麥克風的廣播器,以渾厚成熟的男性中低音,大聲地對著,遠處的觀眾,嘶吼著:「民主的大門,終於在臺、澎、金、馬地區,完全打開了!……」

以上兩個在關鍵性歷史場景,出現的鏡頭,前後共歷經十二年。雖演出者,皆是同一個李登輝總統,但經過十二年的強人政治統治之後,終於出現了政黨論替,長期執政的國民黨政權,也因而黯然下臺迄今。

但現在他已走完生命歷程,所以,本文從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民主進步黨」成立後的政治發展與李登輝總統的執政前後狀況談起。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民主進步黨」成立後,蔣經國對民進黨的成立抱持容忍的態度,壓住國民黨內部強大的保守勢力,並分批召集黨政、情治、軍事首腦開會,告誡渠勿輕舉妄動,以免引發政治動亂,干擾其政治革新大局。

同年十月七日,蔣經國在接見美國《華盛頓郵報》董事長凱薩琳‧葛蘭姆(Katherine C. Graham)時,明顯表示將制訂「國家安全法」取代「戒嚴法」。

十月十五日,在蔣經國主持下的國民黨中常會,一致通過「革新小組」所提出的兩項革新議案。原則上,決定解除臺澎地區戒嚴令,另在憲法體制下,制定「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以保障臺灣的安全及社會安定。

同時,將取消黨禁,修正《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和《選舉罷免法》,以規範政治團體和各類民眾團體的活動。

一九八七年七月一日,「國安法」正式公布施行。七月十五日,蔣經國宣告解除戒嚴,此創下世界最長紀錄,實施近四十年的戒嚴令終於走入歷史。

解嚴是數十年來臺灣民主化運動,包括幾代臺灣政治菁英及知識份子,前仆後繼奮戰不懈終告成功的偉大成就,也是蔣經國在生命的最後旅程,向臺灣歷史交代交出最亮麗的成績單,蔣經國作出此一順乎時代潮流的重大抉擇,對臺灣後來的政治發展,影響非常深遠。

緊接著,同年七月十六日,政府又宣布,解除對港澳地區的出境旅遊限制,這一措施象徵著國民黨「三不」政策的鬆動。

同年八月十日,新聞局長邵玉銘宣布「書禁」即將解除,將開放大陸出版品,針對大陸書籍,只要不替共產黨宣傳,均可個案考慮進口。是月底,「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媒體紛紛發表消息,稱當局正在考慮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同年九月十六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決議,將於短期內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同年十月十四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李登輝等五人專案小組,提交的探親問題研究報告。

隔天,內政部長吳伯雄宣布,民眾赴大陸探親的具體辦法。探親之門打開後,隨之而來的通商、通郵勢必無法擋,兩岸的觀光、旅遊和文化、藝術、體育交流更加頻繁,歷史的洪流因閘門已開,終於滔滔洶湧的奔瀉而出。

除此之外,對最棘手的中央民意機構改造問題,同年十二月,蔣經國亦授權「革新小組」研擬「國會充實方案」,構想亦已成型,但因資深民代掣肘,正式出爐卻一再推延。

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實施三十餘年之「報禁」也宣布解除。總之,發生眾多歷史轉折大事的一九八七年,將永遠載入臺灣歷史史冊,在一年多時間,做了那麼多驚天動地的事,臺灣發生了石破天驚的重大變化,關鍵即在蔣經國以其燈枯油盡的生命,要為歷史作出交代的結果。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他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蔣經國時代」於焉落幕。蔣經國的謝世,象徵「蔣家王朝」的結束,蔣經國最後兩年的民主政治改革,不僅為臺灣後來的政治發展奠定長治久安的基礎;也為他個人在臺灣的歷史地位留下一個正面的評價。

李登輝總統時代的鴻圖大展

蔣經國逝世當晚,第一位臺灣人總統李登輝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七屆總統,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國民黨中常會又一致通過李為國民黨中央代主席,形式上李登輝接掌了蔣經國所遺下的權力空白,但其實黨內外李登輝的處境,仍是暗潮洶湧驚險萬分。

尤其是蔣經國所遺留下來的,未竟之業,諸如兩岸關係、臺獨問題、黨內權力結構、軍方的掌控不易、中央民意機關之燙手山芋、法統危機、及與民進黨之互動等艱鉅事情,均在在考驗其政治智慧與處理能力。

歷史在李登輝揭開新頁,臺灣歷史亦正在揭開新的一頁,國內外正對李登輝如何大展身手拭目以待。

蔣經國晚年譜寫的歷史,只是臺灣走向自由民主寧靜革命的序曲,未來之路仍長且艱辛,最終完成寧靜革命者,是「民主先生」李登輝領導下的臺灣人民。

蔣經國的後兩年,加上李登輝的前八年,即一九八六至一九九六年這實年間,因為客觀環境的急迫與歷史人物的主動積極;而體制外在野黨的衝撞和臺灣人民的訴求,臺灣完成一連串之民主進程。

這列民主快車在十年間,完成西方要百年才能達到的民主發展,幾乎是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寧靜革命之偉業。

一九九○年爆發的國民黨主流與非主流之「二月政爭」,使李登輝了解到,臺灣的寧靜革命光靠國民黨是不行的,要成功還必須依靠黨外反對力量與社會力的推動。

「三月學潮」靜坐中正紀念堂的大學生「野百合」學運,即為此社會力之展現,他們向李登輝提出四點要求:

(一)、解散國民大會。

(二)、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三)、召開國是會議。

(四)、訂定民主改革時間表。

一九九○年三月二十一日,李登輝當選總統的當天,李接見了學生代表,表達政府改革的決心,並允諾召開國是會議及政治改革時間表,兩年內完成修憲工程,學生訴求獲得滿意承諾,結束靜坐罷課,撤離中正紀念堂。

召開國是會議是李登輝體會到利用國民黨外的政治力與社會力,開創臺灣寧靜革命的突破口,李特別透過體制外成立「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並於同年六至七月召開。

為擴大參與機制,包括國民黨及民進黨人士、學術界知識份子與各行各業傑出人才都在邀請之列,共一四一名。

開幕時李登輝殷切期許,「國是會議要對四十年來累積的問題,作通盤的檢討,希望與會委員,以國家生存與全民福祉為唯一著眼點」。會議對終結萬年國會、省市長直接民選、總統由公民直選與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重大議題達成協議。

基本上,李登輝改造國民黨的舊法統與黨國體制,創建臺灣民主體制新局,是經由「兩階段修憲」進行的。

第一階段是透過一九九一年的「程序修憲」;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賦予人民直選中央民意代表的法源基礎。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終止意義重大,一九九一年四月三十日,當李登輝召開中外記者會,親自宣告動員戡亂時期,將於五月一日零時終止,並正式廢止其條款。

此重大事件照李的說法是對內:「這是憲政改革的第一步」;對外:「今後不再視中國共產黨為叛亂團體」,此舉明顯意味著國府已放棄「反攻大陸」不切實際的幻想,臺灣不再是,反攻大陸的光復基地,也不再以武力作為光復中國大陸的手段。

而人民直選各公職民意代表,包括總統大選在內,表示臺灣是主權在民的獨立國家,其政府統治之合法性,源自於國民的自主選擇。

此乃李登輝後來強調的兩岸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兩國論」論調,其實在一九九一年的終止動員戡亂的第一階段修憲,已看出端倪。

第二階段為一九九二年的「實質修憲」,它是由臺灣民選的新國大來執行修憲工程,大會最後制定和通過了《憲法增修條文》,其中最重要一項即總統的選舉方式。

換言之,為是否由公民直選產生。茲因直選與委選兩派意見發生爭議,延至一九九五年第三次修憲,才敲定由「全體人民直接選舉」的方案。

總之,從《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廢止,到國大、立委、省市長民選;到修訂刑法一百條迄於首屆總統直選,臺灣寧靜革命的每一步,都是民進黨倡議於前,李登輝接受執行於後,再加上這些改革議題,符合臺灣的主流民意,深獲臺灣人民的支持。勇敢堅毅的臺灣人民,在締造舉世欽羡的經濟奇蹟後,又幾乎是不可能的完成了政治改造工程的「政治奇蹟」。

「兩國論」與政黨輪替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臺灣民主轉型的關鍵時刻,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和國際外交孤立的長期困境,臺灣唯一的生存之道,是從流亡政權的反攻基地,蛻變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

故在轉型的過程中,保持臺灣安定和平環境至關重要。也因此在一九九六年以前,臺海環境相對緩和,兩邊政府透過「海基會」和「海協會」兩對口機構,曾就事務性質案件協商,來回穿梭海峽兩岸。

期間,為向中共領導人傳遞,臺灣民主化對內對外採取的一些措施,甚至通過「密使」有所接觸,但是這情況,到李登輝訪美後有了突變。

臺灣在李登輝領導下,民主轉型的成功,獲得國際間高度的肯定,美國政府亦給予正面的反應和推崇。

一九九五年三月,美國參眾兩院,以「臺灣是正在發展中的民主典範,支持外國的民主和人權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因此美國總統應立即表明,歡迎李登輝訪美,參加康乃爾大學的校友聚會」。

五月初,參眾議院更以絕對懸殊票數,通過邀李訪美,面對美國國會與強大民意壓力下,柯林頓政府終於讓步,於五月十七日同意發放李登輝簽證,允許其訪美。

同年六月十日,李終於如願以償的踏上美國土地,並在母校康乃爾大學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為題發表演說。

李登輝的順利訪美成功,象徵臺灣突破外交困境的一大收穫,也代表臺灣民主政治的成就獲得國際及美國的重視與肯定。

對李的訪美成功,雖然臺灣事先已向中共打過招呼,但中共仍歇斯底里的對臺文攻武嚇,除「新華社」與《人民日報》連續批評李在康乃爾的演說外,同年七月至十月間,更在臺灣南北海域進行3波的飛彈試射演習,意在以武力恫嚇臺灣人民。

一九九六年五月臺灣進行首次總統直選時,在大選前後,中國又衝著李登輝,舉行3波軍事演習,飛彈在臺灣南北海域試射,並在福建沿海,進行海空實彈演習,意在左右臺灣大選。

但中共弄巧成拙的是,勇敢的臺灣人無懼於中共的飛彈,以選票讓李登輝以過半數,當選臺灣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選票對飛彈的勝利,讓中共灰頭土臉無功而返。

一九九七年十月,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在「柯江會」中,中共得到柯林頓對臺「三不支持」的外交勝利。

所謂的「三不支持」是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不支持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主張」。

為反制「柯江會」,李登輝特別於同年十月六、七兩日,連續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和英國《泰晤士報》專訪時重申「我們的人民不同意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臺灣是臺灣,我們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臺灣自立於北京之外,像英國、法國一樣,是個獨立國家」。

換言之,李登輝為反制,將臺灣矮化為隸屬於中國大陸的一個行省,堅決果斷的透過國際媒體,表達臺灣人民的明確立場。

李登輝的說法,並非「獨立宣言」,他只是將其一貫的「中華民國在臺灣」,這個早已存在的事實,再重申一遍,這對於改變國際社會對臺灣之無知、糾正中國大陸對臺灣地位的歪曲,以及防止中共對臺灣併吞的企圖,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九九八年六月,柯林頓訪問中國,有鑒於臺灣島內臺獨意識高漲,江澤民又再度運用其「聯美制臺」的伎倆,逼柯林頓明顯表態其對臺政策和立場。

此即柯林頓在上海公開宣稱的「三不支持」:「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美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美國不相信,臺灣將是主權國家組織的成員」。
其實這只是美國的舊調重提,只不過以往均為暗中承諾,這次是公然宣佈,江澤民試圖利用美國的壓力逼臺灣就範的野心昭然若揭。

面對中共與美國的聯合制臺,尤其是以臺灣交出主權,來換取中共對臺不動武這樣空洞的承諾,李登輝早有警覺。

一九九八年八月,在兩次柯江會後,李登輝察覺到,中共聯美壓臺的腳程越來越緊,臺灣有必要亟思對策應付。因此,他特別成立了一個小組,專門研究如何強化,臺灣的主權國家定位。

這個小組根據一九九一年歷次修憲之法理基礎,於一九九九年五月完成研究報告,報告從現實、法律、歷史等諸多面向,指出:把臺灣與中國的關係定位為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突顯臺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獨立存在於共產中國之外的事實。

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之聲」廣播公司專訪時,即以此研究報告為藍本,拋出了震撼國際社會的「兩國論」之主張。

李登輝說:「一九九一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內部關係。所以北京政府,將臺灣視為叛離的一省,完全昧於歷史與法律上的事實。也由於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因此沒有再宣佈臺灣獨立的必要」。

此一「兩國論」震撼彈,因事先並沒有知會美方,故承受了美國相當大的壓力及質疑,但卻成功的破壞了,原本預定在同年秋天安排的汪道涵訪臺之舉。

因為,李登輝高度懷疑,在二○○○年總統大選前夕,汪道涵的訪臺,顯然是配合江澤民借助美國壓力,要來左右臺灣未來的政治走向。

李登輝的「兩國論」,雖其本人被美國和中共指責為「麻煩製造者」,在國內也引起「統派」相當嚴厲的批評,但其基本上,為臺灣與北京當局的關係,作了重要的切割和清楚的定調。此一路線及精神,為二○○○年民進黨執政後,所遵循,一直奉行迄今。

二○○○年臺灣舉行第二次總統民選,大選期間中共,又非常不智的對臺「文攻武嚇」故伎重施,但臺灣人民,仍以手中選票,選出了中共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成為中華民國的總統。

臺灣人完成了,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民主成就,即「政黨輪替」與終結國民黨長達半世紀來,在臺灣的統治。

歷史的潮流所趨,不是任何大國或人為力量所能阻擋。李登輝代表國民黨,和平轉移政權給民進黨,他完成其大部分的歷史使命,也為「李登輝時代」結束劃下驚豔句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