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Uber和傳統計程車業的風波不斷,結合APP叫車、定位技術的便利性使得傳統計程車業招架不及,而其違反 《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100條而備受爭議,當年的抗爭打得火熱,如今雙方為求生存各自退讓,也配合政府所公布的多元計程車修改方案做營運上的調整,希望能在新舊之間找出折衷的作法。

然而其他的產業就不一定那麼幸運。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公布的資訊顯示,台灣便利超商密度僅次於南韓,平均2148人就有一家便利商店,居全球密度第二名。對於居住在都市的人們來說,日常生活用品唾手可得,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密度高得嚇人,以我家來說,一條大略長達800公尺的道路,就有四家全家,兩家7-11和一間家樂福,平均走一百公尺就會有一家便利超商,這個數字有多麼驚人。

2013年,作家劉克襄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張君雅,妳家有代誌了!」內容講述廣告片張君雅小妹妹拍攝地平溪,有了第一間便利商店進駐,這樣的狀況使他憂心。過去小鎮引以為傲的樸實生活,沒有便利商店、檳榔攤,僅靠著幾家雜貨店、豬肉舖、小吃店和天燈店家滿足鎮上的所有需求。便利商店的落腳不外乎是對傳統雜貨店的衝擊,然而連鎖商店進駐是遲早的事情,劉克襄也在文中寫下他的感慨,期望這樣的改變能夠對平溪整體的觀光帶來新的可能。

2011年,吳念真導演的一部微電影——《有間小店叫永久》,講述一家阿婆經營的「永久」雜貨店,受到便利超商的衝擊,生意冷清,面臨收店危機的故事,反映出傳統產業逐漸被取代的無奈。超商服務從食品買賣到票卷購買,再到團購,甚至有些店家有洗衣或是複合式咖啡廳,生活所需一應俱全,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個體存在的雜貨店在便利性上遠不及資訊相互串連的連鎖超商。

前陣子因為帶小學營隊的緣故,機緣巧合下,去到了南投縣深山的某個部落。小小的部落裡,並沒有城市中有的便利商店,取而代之的是六家開在自己家裡頭的小商店。六間規模不一的雜貨店,雖然開在同一個生活圈裡,卻在當地擁有著緊密的連結。孩子們的零食、大人們柴米油鹽的重要來源,而工作結束後的叔叔阿姨總是會在雜貨店買上幾罐飲料,順便家常幾句,看似普通的商店把大家的情感串連了起來。

過去的社會裡,雜貨店反映了一個地區人們的特性,不同地方的雜貨店有著不同的特色,賣的東西也不盡相同。有時也扮演著聯絡街坊鄰居信息的角色,整個鄉里間的大小事都可能在這裡得知,也成為社區中人與人的重要節點,扎根在鄰里間的雜貨店功能超出了交易買賣,還多了一分人情味。

雜貨店就象徵著人際互動間的強連結,有它在的地方居民的情感被無形的繩結緊緊牽連,而它的沒落也就代表著人們漸漸開始疏離。南投山區部落的像極了城市中永無島,雜貨店在這裡永遠不會被取代,上述的所有衝擊一直都沒有出現,使得部落中的平衡生態不會受到改變。短短幾天的時間,我走遍了整個部落間的雜貨店,不禁使人惋惜外頭世界快速更迭使這些過去曾經代表著整個時代的傳統商店趨於消失。

這樣的現象好像是個新時代的革命,科技的進步使得許多產業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若沒有好的創新對策就只能被時間吞噬。競爭、合作,或是被淘汰,同樣的情節在不同的產業一再重演,傳統雜貨店的遭遇並不是唯一。

據AC尼爾森所提供的數據,廣播收聽率自2000年三成六的高峰降至2012年的兩成,至今仍維持在兩成左右,看似沒有大幅度的萎縮,收聽率卻仍是偏低的狀態。2017年,隨著收聽率流失,電台資源日趨減少,飛碟電台停播了十幾個節目,部分節目也改為預錄播出或重播節目;自媒體帶動podcast的興起,台灣也吹起了「播客」熱潮,聲音傳播媒介不再只是電台獨有,這些現象皆反映出傳統廣播業經營上的困境,而接下來廣播2.0該如何讓消費者買單,儼然成為一道難題。

今年二月,在台創刊二十年的壹週刊宣布結束營運,它曾在2001年創下單期銷售27萬份的紀錄,2006年12-65歲的讀者更是佔了台灣五大週刊讀者數的一半,如今不敵時代演變。同樣發生在今年,六月《聯合晚報》停刊、《蘋果日報》大裁員,以及誠品六家分店結束營運,紙媒的產業劇變在今年大動作開演,無疑是已無法避免的事情,面對著網路媒體地位的不斷上升,傳統報章書籍產業該如何在這場爭戰中求穩成了新時代的考驗。

計程車業的革命、雜貨店的消失、廣播業的數位化改革、傳統紙媒的沒落都反映著產業興衰,那些過去以為只會出現在課本上的產業更迭,在我們的生活中開始出現,並且愈加快速,在這場產業改革當道的腥風血雨中,能勝出的又有多少?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