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依我的女性頭腦來說有點難理解。」統計課結束後,我和一位女同學正在討論剛剛上課的內容,有些公式的推導她不太了解。

我聽完後滿腹疑問,理性上我思考「真的是因為身為女性,所以妳才無法理解剛剛的內容嗎?有沒有可能是生理性別以外的其他原因?」,又帶有一點不滿,感受上我認為性別彷彿成了自己表現較差的擋箭牌。

不論是這個社會還是個人,有時都認為特定性別會擅長做哪些事,像是在就學時期,男生常被認為比較擅長數理相關的科目,語文社會科則是女生的專長。

我認為性別造成學科表現上的差別可能有三種原因:

天生如此

因為男女腦部的不同,導致男女在理解事物或學習上的不同,所以在某些科目上,確實存在某個性別比較擅長某領域的情況。

需要後天學習方式補足

承上,男女腦部的確存在差異,導致男女在理解事物或學習上的不同,但這並不是導致表現差異的原因。有可能針對不同的性別,只要提供適當的教學方法,兩性的表現就會一樣好,但因為數理科類的領域長期由男性主導,故其交導方式也是偏向男性的,女性在缺乏專屬於自己性別的教學方式在環境下,表現自然比男性差。

社會環境造成

這裡可以提到我在書上看過的兩種論述,「自以為是的客觀」和「刻板印象威脅」

「自以為是的客觀」由哲學家哈斯蘭爾(Sally Haslanger)提出,我們常在社會上觀察到某些族群有某些性質,我們也因此以為這些族群是天生就如此,但其實這些都是社會觀念規範成功的結果。

舉例來說:

1.一開始社會上出現了「女性數學能力較差」的論述,這個論述成為了一種規範性的要求,基於社會壓力,大家最好要符合這論述。

2.大家為了符合規範,有些教學者在教導女性數學時,就不會投注太多心力,女性自己在學習數學時也可能缺乏信心,最終導致整體女性數學能力偏差。

3.我們觀察到女性不擅長數學的現象,並自以為這是女性天生的特質,而那些不符合該特質(數學能力較強)的女性,則被視為「不太正常」的女性

「刻板印象威脅」則是出自於克勞德.史提爾(Claude M.Steele)的《韋瓦第效應》,「刻板印象威脅」的概念是:特定的群體,在做某些事時,害怕自己會印證社會上對該群體的負面刻板印象,這份害怕的想法會進而影響到自己的表現,最後真的印證這負面刻板印象了。

以數學測驗為例:

社會上普遍存在「女性數學能力較差」的負面刻板印象,女性在進行數學測驗時,害怕自己若表現失誤,會印證「女性數學能力較差」的負面刻板印象,而原本算數學最好是全神貫注地進行,現在卻要騰出額外的心力來擔心印證刻板印象,考試的表現也就變差了。

儘管現在提倡兩性平等,但日常生活中還是充斥著各種對性別的想法,認為某個性別應該要做什麼、應該要擅長什麼,我想如果不去探究造成這些兩性差異的原因,或單把原因歸咎給生理性別,那呼籲兩性平等的口號終究只是口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