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馬來西亞人,我也是馬來西亞華人。」
取自:馬來西亞馬六甲培風中學
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之所以會形成與英國對東南亞及中國南方殖民侵略有著莫大的關聯。正是因為西方殖民的歷史背景,才會有了海峽華人的存在。馬來西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著不同程度的排華運動,這也是東南亞國家脫離殖民化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馬來西亞民族(馬來語:Bangsa Malaysia)是馬來西亞前任首相馬哈迪的一個理想政策,試圖為所有馬來西亞公民創造一個具有包容性的民族認同,從而放棄舊有國家文化政策所強調的馬來民族認同。但是,對於前期馬來西亞憲法中關於馬來人特權和特殊地位的規定,納吉卻認為,這個概念是違憲的,並且堅持強調馬來人(馬來西亞馬來人)必須成為這個國家的「首要民族」。
因此,馬來西亞華人至今在種族社會平等與種族政治中不斷地成為了犧牲者。甚至馬來西亞教育的終極目標為以馬來語作為唯一的教學媒介語,換言之,華語、淡米爾語遲早都會在馬來西亞消失。2019年9月14日,馬來西亞反對黨還舉辦了一場「馬來人尊嚴大會」,主要目的是宣稱馬來西亞這片土地是僅屬於馬來人的並要求政府取消多源流教育。
馬來西亞華人就是生活在這種隱藏的威脅下,但依然在這片土地上默默堅持著自己的母語教育。在60年代時,政府就規定:只有以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的學校才能獲得政府的津貼,於是很多中文中學紛紛改制,變為政府中學。但是,堅持中文教育的華人先賢(林連玉先生)依然堅定地表明:「華文中學是華人文化的堡壘,津貼可以剝奪,華人中學不能不辦!」
拍攝者:戴境吟
在林連玉先生的堅持下,華文中學體制得以保存,但是卻夾雜了一群馬來西亞華人先賢們的血與淚。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在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都是依靠著民間的社會大眾獨立經營與支撐默默走到了今天。或許沒有人知道這一切,但是馬來西亞華人的母語教育的權利是經歷了幾代人的堅韌與奮戰才得以艱難地被保留下來,才有了現在對華語依舊熱愛與熟悉的我們的存在。
在馬來西亞的的教育法令中,華文中學依舊被排除在國家教育主流之外,獨中文憑依舊不被政府承認。可笑的是,當全世界大部分高等學府都承認獨中統考文憑的時候,馬來西亞政府本身卻不承認。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其中包括華人、馬來人與印度人。雖然我們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與生長背景,但是與大多數人的想像不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相處得非常融洽。無論是馬來人又或是印度人其實都非常好相處,至於種族的各種衝突與紛爭大多數都是因為政治激化所產生的。人民對於民族間語言、食物與傳統習俗的接受度都非常地伸縮性,大家都會互相尊重彼此的禁忌與願意嘗試融入或了解各民族的不同點,這是馬來西亞很溫暖的地方。
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我為馬來西亞的多元民族感到光榮,正是因為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才讓這個國家有了獨特的屬性與歷史背景,才讓這個國家有了獨具風格的魅力與感染力。雖然我們擁有多元文化與種族,但是華人該有的文化傳承和習俗,馬來西亞華人都一一堅持一代一代地傳承了下來。
無論是農曆新年、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又或是各種華人的傳統節日與習俗,馬來西亞華人可說是一個不漏地傳承了下來。除了節日之外,馬來西亞華人不論是在音樂、舞蹈、武術方面上都有著一份堅持並且還開創了新的傳統藝術,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二十四節令鼓」。
取自:馬來西亞馬六甲培風中學這不僅是對於華人文化傳承性的堅持,我覺得這更是一種習慣與自覺。這是一種華人對於文化保存的熱情,也是對於自身民族延續的使命感。如若讓我選擇,我依舊慶幸自己出生於這片土地,我愛我的國家,也愛我馬來西亞華人的身份。或許有很多人對於「馬來西亞華人」還不甚了解,但依舊不改我對這篇國土的熱愛。只要還有一個台灣的朋友問我:「為什麼你們馬來西亞人會說華語?」我想我還是會認真地和他解釋:「因為我是馬來西亞華人,從小就學著華語長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