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同溫層」?又對現實造成了什麼影響?

  在社群軟體的演算法分門別類下,每個人都被依據其媒介使用經驗的統計被分門別類於不同的訊息接收圈中。有共同或類似的信念、立場及主張的人們接收相同的訊息來源,也發送相同立場的訊息給周遭的人,而這狀態就是現今時常聽見的「同溫層」。在「同溫層」裡不易產生觀念上的衝突,因此也給人被理解、舒適的感覺,同時也容易錯判外界的風向,高估了社群主張在整個社會的支持度,因此與社會產生衝突感。

 

  生存在不能缺少社群網路的時代,我們全都選擇自己喜好的一套媒體來源,媒體學者查理.格魯森(Richard Drusin)將這個傳播過程稱為「事先中介」(premediation 2010)。當選擇不同的媒體來源等於選擇了不同的訊息內容,像是PTT(批踢踢實業坊)的使用者能選擇不同看板上討論公眾議題,不僅匿名且發文的自由度高,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上較為開放;臉書上雖然充斥著各種意識形態、立場和主張的粉絲團或社團,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追蹤的粉絲專頁,或是被動的接收朋友所分享的資訊,加上臉書使用者的好友多半是相近年齡層的同儕朋友,因此容易形成相同看法的圈子。

 

  因為我們只想看見自己想看的、只想聽自己想聽的,我們全都活在我們自己版本的《羅生門》中。

 

  不只是「事先中介」的人性天性,科技和媒體公司研發出演算法,從而置入廣告內容給特定受眾。網路組織者先驅伊萊.帕理澤(Eli Pariser)也曾在TED演講談論現今網路媒體平台為了達成「個人化」的服務,媒體守門人的角色從人類轉變為演算法,然而,演算法程式不像新聞編輯擁有媒體的倫理操守,我們習慣「篩選過後」獲得資訊的模式,而不再是多元的資訊自由交流,這種現象被稱為「過濾泡沫」(filter bubbles)。

 

  在「事先中介」與「過濾泡沫」的交互影響下,很快地,我們的資訊來源變成一言堂,在網路上形成一個又厚又溫暖的「同溫層」。熟悉網路生態的我們也都知道,希望能在網路上與反立的支持者進行理性的溝通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種交流得到的結果時常淪為無關緊要的謾罵,或是肆無忌憚的人身攻擊,幾乎助於理解彼此的觀點、發展共識;相反的,我們因此更倦怠於在網路上花時間與彼此溝通,進行社會對話。同溫層讓網路使用者像是生活在彼此安穩的堡壘,難以觸及各方的立場。無從有效的交流意見,最終加深網路世界中不同立場的對立。

 

  既然說「同溫層」限縮社會對話的空間,究竟要如何突破舒適圈,達成實際的社會對話呢?

 

  以我自身經歷,在去年九月我走上公館街頭自發的成為婚姻平權公投連署的志工,直接的與民眾面對面,去邀請民眾支持特定的議題,許多民眾默默的從我面前經過,也不少路人連署,或是向我微笑致意、替我加油,當然,也不乏有反對的民眾投以厭惡的眼光。然而三天的連署工作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這些路過的民眾,而是那些願意停下腳步給我機會與他們對話的人。

 

  有一位媽媽牽著女兒,完整的聽完我說明「性別平等教育」的意義及重要性,同時也和我分享她的擔憂與顧慮,最終她沒有連署,但是她感謝我提供了她不同的看法,雖然雙方對議題的看法存在歧異,我們也得卻達成了一些良善的共識,如對反對霸凌、尊重多元。我想這就是我走上街頭的目的,為的就是給予民眾一個瞭解的機會,只要我們面對面理性的對談,就能至少稍微的拉近彼此的看法,而不單單只是贊成或不贊成,不再是絕對的對立。

 

  自由民主賜與每個人在公共議題上享有平等的地位,也因此我們有權利替自己支持的立場發聲。而既然理解每個人都希望讓社會變得更好,我們又為何非得沉浸在「其心必異」的思考框架裡呢?在替對方貼上不理性的標籤之前,不妨走出同溫層,創造一個對話的契機,我們先嘗試聽聽彼此的立場,即便不一定能夠改變彼此的觀點,或許可以在理性討論的過程中,同理彼此,得到特定議題的最大公因數,然後逐漸得出整個社會的共識,找出彼此珍視的價值。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