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客氣稱呼自己的太太
叫:阮厝內煮飯ㄟ
在我聽起來,沒有委屈,反而有一股霸氣
臺語形容一家人是同一口灶,真是貼切!
在物資貧乏的時代
吃好吃壞不打緊,灶裡煮甚麼,一家子就吃甚麼
一家人同甘共苦
煮飯ㄟ,掌灶,想讓一家大小溫飽又健康
少不了智慧
日黃昏,各家煮好飯,往門口一站
呼喊逗留在外嬉戲的小孩吃飯
最是溫暖的回憶
高三的宣佑晚自習回來
我問他餓不餓
他說,煮個湯喝也好,不煮也好
想到一年後,或許他也和哥哥一樣,負笈外地求學
要珍惜還是同一口灶的時光
順手煮了個海鮮湯
懂事的宣佑端了一小碗給我
問我:想哥哥喔
不覺眼眶濕潤,同一口灶嘛!
有好吃的,還是會想到外地的親人啊
寫完文章的此刻,宣佑已經吃完,滿足地打了個飽嗝
來耍寶說......媽媽,你不覺得這個飽嗝.....超酷的嗎?
晚安!
各位煮飯ㄟ和甲飯ㄟ
一定都要幸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