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日本最新防衛白皮書的啟示
2025.07.16 | 10:55
7月15日,日本防衛省發表了2025年版的《防衛白皮書》。這份每年更新的國防報告,主要是總結過去一年的區域軍事動向、外部威脅評估,以及日本未來的防衛政策方向。不過,這次白皮書的措辭異常強烈,首次將中國列為「史上最大戰略挑戰」,並直言「中國可能正在準備武力統一台灣」,對台海穩定與區域安全投下震撼彈。那麼,這份白皮書到底說了什麼?對台灣又有什麼重要意涵呢?中國軍事動作頻繁白皮書指出,中國近年來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像「真的在準備打仗」。根據國防部的數據,2024年中共軍機進入台灣周邊空域已經超過3,000架次,比2021年暴增三倍。而在海上,中國艦艇也不斷出現,2024年一整年大約有2,500艘次出沒於台灣周邊,比前一年還多出600艘。除了常態性的軍機擾台、軍艦巡航,白皮書也點出中國自2022年起多次在台灣周邊進行大規模軍演,尤其是在美國高層訪台後的時機點。日本政府認為,這些軍演不只是恫嚇,還可能是在為「全面侵台」預作演練,並提到中國可能會選擇在美國還沒決定是否出兵介入前,就先發制人。台灣穩定與日本安全緊密相連這次白皮書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是日本把台海穩定提升為與自身安全息息相關的「生存危機」。簡單來說,日本不再把台灣問題當成遠方的區域衝突,而是直接牽動日本生存的關鍵問題。這個轉變非常重要。因為根據日本的安全法規,一旦出現「生存危機事態」,自衛隊就可以出動協助美軍進行防衛行動。如果日本將台海衝突視為自己的生存危機,未來若台灣發生戰爭,日本可能不會再只是旁觀者。在不確定的美中局勢中,台灣要未雨綢繆白皮書也提到,美國對台政策雖然一向口頭支持,但川普政府第二任期至今尚未公布正式的安全政策方向,對台灣會不會堅定出手、會以什麼方式支援,目前仍有許多不確定性。白皮書也提到,美國國防部近期希望日本明確台海衝突中應扮演的角色,顯示日美正在為可能的突發狀況做準備。對台灣來說,這是一個重要訊號:我們不能只依賴口頭承諾,而應該主動規劃與各國的實質合作關係,從情報共享、後勤支援、到戰時應變協調,都應該及早規劃。日本國防全面升級 台灣可望受惠面對中國威脅,日本正在加速推動軍力現代化,包括部署可以攻擊遠程目標的飛彈系統、建構多衛星情報網絡,以及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將陸海空三軍的指揮體系整合起來。雖然日本法律上仍有所限制,但這些改革會讓日本有更強的「嚇阻力」,不只能保護自己,也會對區域安全產生正面影響。對台灣來說,這也代表我們不再孤軍奮戰,而是可以思考如何與日本在情報、監測、電磁戰等層面加強合作,建構更堅實的安全網。中國照例抗議 但日方態度明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對日本白皮書表達「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並批評日本炒作「中國威脅論」,敦促日方「停止靠渲染『周邊緊張局勢』和涉華議題為自身強軍擴武尋找藉口」。不過,這套說法這顯示中國持續試圖將臺灣問題「內政化」,且已經很難讓其他國家信服。事實擺在眼前:中國軍機侵犯日本領空、中國航母逼近日本領海、台灣周邊軍演不斷升級,這些都不是「內政」,而是實打實的軍事行動。因此,日本防衛白皮書的內容亦明確表明其不接受中共論點,並將臺灣的穩定視為區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結語:風險升高,也是合作契機這份白皮書給了我們三個提醒:1.台海已經不再是「台灣的事」,而是國際安全的核心問題之一。2.日本的立場正快速轉向戰略主動,未來可能是重要的安全夥伴。3.我們不能只等別人幫忙,而是要主動建立聯防架構與多邊合作網絡。面對不確定的國際局勢,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警覺,更是準備。台灣必須抓住這個轉變中的時機,加強自我防衛,也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把外部支持化為實際力量。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