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漢光41號」演習進入高強度實兵階段,多起軍用車輛意外事故接連發生,引起社會關注。從南部旗山輕型戰術輪車自撞護欄、官兵受傷送醫,到北部桃園勇虎戰車不慎擦撞休旅車,雖無重大傷亡,卻使輿論不免出現對國軍專業能力的質疑。然而,若從演訓本質與現場壓力來看,這些事件不僅非屬常態,更彰顯出國軍在面對高度實戰任務壓力下的誠實回應與改進意志。
擦撞不是「不專業」,而是高度任務壓力下的小失誤
軍事演訓不同於日常交通駕駛。此次漢光演習動員大規模兵力與裝備,不僅須日以繼夜調動戰力,更須貼近戰場實況進行協同演練。多數車輛體積龐大、視野受限,操作難度遠高於民用車,加之路況不一、地形複雜、人力緊繃,些許擦撞與意外,實屬極端壓力下的偶發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國軍對每一起事故都迅速處置、誠實面對,不僅立即啟動醫療後送與責任釐清機制,更公開事故細節與後續改進方向,展現出高度負責任態度。這正說明,國軍並未逃避檢討,而是將演訓風險視為進步養分,讓每一次小錯誤,成為下一次作戰更穩健的基石。
給予空間,就是給予安全
演訓期間軍車上路調動,意味著國軍正在為保衛國家進行準備。民眾若能在車陣中多一分體諒、讓一步車距,不僅是對官兵安全的保障,更是對國軍任務的最大支持。畢竟,這些軍車不是為了搶快,而是為了保家衛國而疾行。
也提醒所有駕駛人,遇到軍車時務必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突然變換車道,並尊重演訓優先權。軍民同路,若彼此體諒與配合,將可大幅減少誤判與事故風險,確保整體行動安全順暢。
向默默承擔風險的官兵致敬
演訓不是表演,更不是表象和平下的消遣,而是為了萬一發生戰事所作的真實準備。面對中共持續升高的軍事壓力,國軍日以繼夜推動實戰化訓練,是為了在必要時刻,能保護我們的城市與家人。這些在烈日下操演、深夜中調動的軍人,每一步都是冒著風險、肩負國安重任而行。
當我們在新聞畫面中看到官兵滿臉血、從軍車中被抬出時,除了驚訝與憂心,更應該給予掌聲與鼓勵。他們不是不夠專業,而是在盡忠職守時,付出了更多你我看不見的代價。
結語:捍衛和平的路,需要全體國人的理解與同行
國軍不怕演訓中的擦撞,怕的是在真正戰時無法有效應戰。每一次訓練,都是為了未來少一分犧牲;每一次車陣中的理解與禮讓,都是給國軍最實質的支持。願我們在軍民同路的每個十字路口,都選擇放慢腳步、讓出一點空間。因為,那正是我們對和平最大的堅持。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