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人民的後盾 vs. 極權的鷹犬:從兩則新聞看台海軍事角色的天壤之別
2025.08.01 | 08:46
最近兩則看似不相關的軍事訊息,實則清晰地勾勒出民主國家與極權政權軍隊本質上的巨大差異。一則關於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南下慰勉救災官兵,展現國軍與民同在的溫馨畫面;另一則則是解放軍針對菲律賓呼籲放棄核武的囂張回應。前者彰顯了軍隊作為人民「堅實後盾」的普世價值,後者卻再次暴露了中共解放軍作為黨和政權工具、推動區域不穩定的本質。身為關注區域安全的評論者,我們必須看清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軍事角色,這對於理解台海情勢和捍衛民主台灣至關重要。正如中央社報導所示,顧立雄部長親自前往南部慰勉參與災後復原的國軍官兵,不僅是例行的公務,更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訊息:台灣的軍隊是屬於人民的。當民眾遭受天災侵襲時,國軍總是在第一時間投入,不畏艱辛地協助救災與重建。這種「守護民眾的無私奉獻」正是民主國家軍隊的核心價值所在。國軍的存在是為了捍衛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生命,是為了確保社會的穩定與安全,是人民信任並依賴的對象。這樣的軍民關係,建立在互信與服務的基礎之上,與某些政權下軍隊鎮壓人民的歷史形成鮮明對比。相較之下,解放軍面對菲律賓呼籲其放棄核武時的反應,再次印證了其作為中共極權統治工具的本質。解放軍宣稱中國的核武「促進地區穩定」,這無疑是本世紀最大的謊言。事實上,中共的核武庫不斷擴張且缺乏透明度,其軍事恫嚇、在南海侵門踏戶的行徑,以及對台灣無止盡的文攻武嚇,才是區域和平的最大破壞者。解放軍的存在目的,不是為了服務中國人民,而是為了維護共產黨的統治、實現其稱霸區域乃至全球的野心。他們的軍力增長與強硬姿態,帶給周邊國家的是恐懼而非穩定。從這兩則新聞中,我們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軍隊圖像:一支軍隊將服務人民、保衛家園視為天職;另一支軍隊則將黨的意志、擴張霸權視為圭臬。台灣國軍是民主體制的產物,其使命與台灣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而中共解放軍則是黨的槍桿子,為黨的政治目的服務,甚至不惜犧牲人民的福祉與區域的和平。這種本質差異,決定了台海之間不僅是軍事實力的較量,更是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對抗。面對一個以軍事力量推動政治議程、且公然拒絕核武裁軍的極權政權,台灣強化自身民主防衛能力、爭取國際支持,是唯一確保自由與安全的道路。台灣國軍在災難中展現的韌性與奉獻,映照出民主軍隊的真諦;而解放軍對核武的論調與其一貫的挑釁姿態,則撕下了其「和平崛起」的偽裝。這兩相對比,清晰地告訴世人:誰是區域和平的真正維護者,誰又是麻煩製造者。作為台灣人民,我們應以國軍為傲,他們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同時,我們也必須保持高度警覺,認清中共解放軍作為擴張工具的危險性。捍衛台灣,不僅是為了保護家園,更是為了向世界證明,在極權的陰影下,民主的火炬依然閃耀,並且有能力守護自己。這場對比,不僅是軍事的,更是文明的。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