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 矢志強軍向一流」是一部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網信辦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五集融媒體紀錄片。本片以「思想+藝術+技術」的手法,從第一線官兵視角呈現解放軍「攻堅之戰」的體系升級。各集標題如《軍令如山》《淬鋒礪刃》《合力制勝》《勇闖新域》《務期必成》,逐步揭示中共強軍進程中的實戰演練、體系整合和技術創新策略。
紀錄片中所披露的內容,反映中國對軍事現代化與戰略延伸的強烈意圖:首先是首次公開的火箭軍洲際導彈試射畫面,一名官兵坦言「導彈飛得越遠、打得越準,祖國和人民就越穩當」,象徵其在戰略核打擊能力上的自信與威懾意圖;其次,片中揭露的新型核潛艇深海遠航任務,官兵必須將深度誤差控制在±1米、航向偏差≤1度,顯示解放軍已能深度投射戰力至遠洋域外。
第三,首度曝光的福建艦電磁彈射試驗畫面,展現其航艦技術已邁向成熟,並預示中國即將形成三艦並立的海上投射格局。第四,紀錄片中空軍使用歼‑10C機型模擬對抗隱身戰機的演練情境,並強調聯合作戰體系的必要性,凸顯解放軍壓力下追求戰力倍增的組織邏輯;第五,全片多次展示信息支援部隊與聯合封控的演練場景,說明現代戰爭已非單兵作戰,而是體系對抗,意圖構築跨域封控與快速反應能力。
上述種種內容,無疑揭示中國製造軍事力量的體系性、綜合性與意志導向。它不再是以單一武器秀實力,而是以政治忠誠作為軍令起點,以聯合體系作為勝負核心,以技術創新作為制勝關鍵。
綜觀《攻堅 矢志強軍向一流》整體意涵,已不可忽視中國追求世界一流軍隊的野心與藍圖:藉由戰略性兵棋、演訓與媒體渲染,塑造政治、技術與精神三位一體的軍事形象。
對此,台灣必須理性且堅定地因應。
首先,應持續提升防衛自主能力,包括加強本土飛彈防衛、無人系統與電子戰能力,以對抗對岸已逐步量產的遠程打擊與封控系統。其次,強化國際聯防合作,深化與美、日、澳等民主同盟的資訊與軍事演訓交流,共同維持區域秩序。最後,政府應公開透明國防政策與威脅評估,凝聚國人共識,強化全民國防意識與社會韌性。
面對中國透過《攻堅》呈現的強軍志向,台灣不能回避,更不可低估。唯有以務實的國防建設、國際結盟與民間共識的三重策略交織,才能有效阻擋其藍水侵越與意圖擴張,鞏固台海的自由、民主及和平。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