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多元了,包容了?
2025.05.02 | 08:06
週二晚上,他送女兒去舞蹈課。教室外那排長椅坐了幾位家長,他也默默坐下。兩位媽媽正在聊天,說的是班上一位總是顯得特立獨行的女孩。「她每次排練都不照老師說的動作,別人往右,她往左。」「對啊,我女兒說她根本像在跳自己的solo,好笑死了。」她們笑了。他沒說什麼,只是看著教室裡,那個女孩站在隊伍邊緣,動作小心翼翼,神情卻一派認真。他忽然想起幾天前,女兒也說過類似的話:「她一直講話,問一堆問題,大家都很不耐煩。」他當時只是順口說:「她可能太有想法了吧,別理她就好。」現在想起來,那句話有些輕率,也有些涼薄。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就這樣,在不經意中教會了孩子怎麼劃清界線、怎麼選擇忽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也才警覺,那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笑聲與評論,也可能正在一點點傷害著某個孩子。他望著女兒和那個女孩站在一起,卻像隔著一道看不見的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真正的和諧,不在步調一致,而在願意認識、理解,去包容彼此間必然有差異的心。孩子還在學習怎麼和世界相處。她觀察我們怎麼說話,怎麼看人,也默默模仿我們怎麼做選擇。如果我們總是在她面前嘲諷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她會學會什麼呢?她會不會,也學會了對於那些比較慢、比較靜、比較不同的孩子,選擇忽略、選擇遠離?他想著,如果哪天自己女兒也成了那個「想法奇怪」、「總是不配合」的孩子,他希望其他人怎麼對待她呢?經上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或許那女孩只是還沒找到自己的節奏;或許她只是太誠實地做自己,以致於顯得格格不入。她不是不對,不好,只是不一樣。但「不一樣」,不該成為她被孤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