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記得第一次去台南七股校區,看過去就是一片海;那時心裡犯嘀咕,台南縣政府可以給交通大學工業園區的土地,為什麼不能給台南大學(前台南師院,簡稱南大)好一點區位的土地,「這是一片潟湖呢?」教育部官員說;記者問:「這種地方,師生怎麼會願意去呢?」官員說:「現在,行政院已經介入處理,他們找校長去談過,要求縮小開發規模…」

民國89年,台灣歷經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國民黨下台前的5月18日,教育部核定了南大遷校七股校區計畫案。民進黨執政,出身七股的台南縣長蘇煥智把七股東漁塭120公頃漁塭地無償撥給南大,蘇並多次拜會教育部和府院高層,積極幫南大爭取75餘億元遷校經費,後來府院達成共識,教育部負擔35億、經建會和行政院籌措12億元,南大要自籌18億元。

6月初,記者來到七股校區,整個校區以鋼板圍起,繞過了圍籬,來到曾文溪北岸河堤,七股校區滯洪池已完工,眼前一片海茫茫,遠眺就像是大湖泊;這天,台電的工人忙著在圍籬外架設電線桿、路燈,而遠處的污水處理廠已初具規模。

南大七股校區從籌劃、動工已超過10年,現在這個遷校計畫前途未卜;地方居民告訴我們「台南大學可能不來了」,聽說:「南大的校內調查,五個學院、師生都不願意搬到七股,環生學院也不願意單獨搬來…,這裡除了交通不便、氣候不佳,況且南大已向台南市政府要了一塊10多公頃的土地,他們不會來了…」。據了解,南大爭取到台南後火車站副都心文教用地後,已悄悄地把藝術、人文學院的興建計畫轉往生產路,教育部發現南大遷校七股計畫有了轉變,已把案子退回南大,因為教育部長杜正勝任內,曾公開向七股居民宣示「民國102年南大遷校七股案」,眼看這張支票即將跳票,要怎麼向七股老百姓交代?

教育部官員表示,南大七股校區是政治涉入太深的產物,當年教育部訂定高教白皮書闡明「一縣一大學」,大家都說「台南縣沒有一所國立大學,所以南大得以遷校七股,現在台南縣市合併了,還有必要再遷下去嗎?」大家都在看:教育部和台南大學要如何收拾爛攤子。

【七股校區政治力介入的產物】

90年代,立法院修正通過《師培法》,從此師資培育走向多元化,這項變革加速了師範體系的發展與轉型,這幾年南大看起來好像轉型成功了,師範大學改制成綜合型大學,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南大在台南縣長蘇煥智積極遊說下準備遷往七股地區;蘇的想法很單純,他希望自己的家鄉能夠有一所國立大學,帶動七股地區發展。

當年,蘇煥智為了促成南大遷校七股案,還惹來一場台南縣、市「搶校大戰」。台南市、民進黨籍立委王幸男眼看自已選區的大學被「挖」走,和南大校友會公開反對遷校,並組成「台南大學護產護校自救會」,王撂下狠話「即使不做立委,也要反對到底」。這場搶校大戰也把教育部扯進紛爭,台南師院校友、教育部長杜正勝特地南下滅火,他公開說明:「南下宣布南大遷校的決策和年底三合一選舉無關 畢竟這是教育部推動許久的計畫…」,杜一邊承諾南大舊校區會考慮保留,另一邊向七股鄉親宣布南大遷七股,原本規劃10年完成的遷校作業縮短為8年,並在民國102年完成遷校。

南大遷校七股,造成的縣市搶校大戰爭端,已不是頭一回。民國70年間,教育部籌設中正大學也爆發台南、嘉義和雲林三縣搶校大戰,地方、中央民代全加入戰局,大家都嗆聲「自己最夠力」,教育部擺不平三方民代,最後宣布在嘉義縣設立中正大學時,也承諾每縣市都設大學;於是,台南縣官田設立了台灣藝術學院、雲林縣有了雲林技術學院。台灣的教育始終擺脫不了政治干預,即使大學改名、遷校的背後,都受到選舉、政治因素干擾。

「一縣一大學」也是政治的考量,因為地方要發展,政治人物深信「大學是地方發展的良策」,只要把大學丟到貧瘠的土壤,教育部的建設經費馬上到;地方首長也深信最爛的土地,只要設大學,都市計畫一定馬上配合變更,絕對不會有刁難的情形,而在財團的眼裡,「大學」可以說是一枚活棋,週邊荒涼土地都會受到滋養。

縱觀,這二、三十年大專校院設置分校、分部的核准案的背後都有地方政府、地方民代、中央民代,甚至財團、大地主推波助瀾的身影,而地方政府最喜歡蓋大學,因為一所大學到了地方,馬上可以生出一個「大學城」,甚至「大學城特定區」;許多教育政策的決策過程都是靠著政治風向球的判斷,缺乏長遠的規劃,教育決策者一旦變成政治搖擺狗,高教政策也亂了分寸。

【七股校區是為了幫助地方發展】

每年冬季,慢跑人士、環保人士都會聚集七股正王府廟,參加1年1度的黑皮杯路跑,這座廟已經成了守護黑面琵鷺、反對濱南開發案的勝地;距離正王府廟二、三十公尺處,就是荒廢多年的東漁塭區,也是南大七股校區。

東漁塭低於路面3公尺,土地深淺不一,所以七股校區的第一期建校工程,就是要買土填掉溼地;「買土墊高溼地」改變了七股地貌,大雨來時就會造成附近民家遭殃、大淹水,環保團體和當地居民堅持反對,為了解決民怨,南大做了變更設計,在東校區闢建了大規模的滯洪池。

七股校區位於曾文溪北岸的非都市計畫區,是海埔新生地,附近居民都會在此從事養殖,整個校區被40米寬的西濱快速道路如「破竹」般貫穿為東、西兩塊;東校區38.58公頃,81.42公頃的西校區多為砂洲、瀉湖、黑面琵鷺、紅樹林、鹽埔地,七股校區因屬於海岸溼地保育地、特殊自然地形,民國91年經過了4次環評,勉強在環保大會中有條件通過。

環評委員要求,西校區必須限縮開發、校區填土面積也必須縮小範圍。南大七股校區120公頃校地如果全面開發將造成環境嚴重衝擊。如果整個校區開發、填土墊高,顧問公司推估,有 82.4公頃的漁溫地要被填掉,光是填土就要380萬立方公尺,就要花掉8億餘元。

計畫修正後,南大七股校區,西校區保持原貌、只開發東校區38餘公頃。西校區因緊鄰環境敏感的黑面琵鷺保育區,必須採低密度開發,以降低對區內動植物自然生態產生衝擊外,南大也「量身打造」成立了環境與生態學院,南大更喊出全校三分之二是生態保育綠帶,是「全國第一所生態大學」口號,以平息反彈聲浪。

南北失衡、東西落差是台灣城鄉發展的老問題,卻總是在選舉時發酵,成了催化選票最好用的衝突點。80、90年代,台南縣為了開發七股濕地提出了「七股地區綜合開發計畫」,這個計畫要把曾文溪口北岸的海埔新生地劃為工業區,這下惹火了保育團體,「全世界規模最大、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棲息地要變成工業區」,連國際環保團體也出來聲援施壓;在1997年的縣市長激烈選舉戰中,國民黨也在七股加碼,要在濱南建立南部國際機場,但是當地人都曉得,這根本騙選票的把戲,漁塭、潟湖怎麼可能蓋國際機場?「開發七股」成了縣長選戰最夯的話題。

【開發東漁塭 黑面琵鷺棲地遭破壞】

環保人士鎖定「反濱南案」,卻疏略「南大遷校七股東漁塭區」所帶來的環境衝擊,以及教育資源的錯擲。地方人士一廂情願認為,在窮鄉蓋大學會帶動地方發展與繁榮,總比蓋煉鋼廠好;所以荒野協會、台南社大、台南鳥會等團體「反對七股校區」的聲音相對薄弱,發揮不了作用。

當年,台南鳥會主張,台南大學七股校區應該往東移,因為東魚塭東側有遼闊台糖土地,鳥會質疑:「既然都是公有地,為何不換個地方,而非要執意設在黑面琵鷺的覓食區?」當年台南鳥會前任理事長陳正旭說:「拿工業區和台南師院作選擇,大家只能選擇讓學校進來;如果,台南大學硬要來,校舍的規畫要避開鳥的覓食區吧!」

保育團體的立場很尷尬,不反對蓋醫院、蓋學校,但東魚塭區(佔地約800公頃,有許多廢棄魚塭,自然形成黑面琵鷺夜晚覓食區)卻是黑面琵鷺主要的夜間覓食區,而台南縣府所劃設的黑面琵鷺保護區,只是黑面琵鷺主要棲息地(約佔地200公頃),並沒有把黑面琵鷺的覓食區一併納入保護區範圍。

當年,為了擋下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環保團體未強力阻止黑面琵鷺保護區周邊環境的開發,留下了後患。今年黑面琶鷺來台過冬的數量創歷史新低,而飛抵七股的黑面琵鷺已不在保護區內過冬、覓食,台南島會普查後提出警訊:「黑面琵鷺在保護區外覓食」,台南島會總幹事郭東輝憂慮:「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棲地已經沒有辦法再提供足夠食物來源,黑面琵鷺轉向保護區週邊覓食,這意味原有棲地受到了破壞。」

去年黑面琵鷺來台過冬的數量多達2300隻,今年銳減到1800多隻,甚至今年1月只紀錄到600多隻,這現象震驚了台灣鳥界,島會推測黑面琵鷺棲地已遭到破壞與缺乏經營管理,鳥界朋友說:「人類不應該自作聰明,以為土地放著就會沒用處,大自然會教訓人類的貪婪…」

【風頭水尾 一草一木都受考驗】

台南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吳仁邦指出,七股本來就不適合設學校,校地大半是漁塭地,更何況七股天候變化大、土壤有鹽化問題。吳仁邦回憶,當年反對者認為,台南大學把低漥地回填土方,會造成週邊社區淹水。

6月中旬,記者來到南大七股校區,東校區的滯洪池已完工,滯洪池有引潮溝,整個東校區看起來是一片壯觀的湖泊。吳仁邦說,聽說南大沒有系所要遷到這裡,他們(南大)也是邊走邊戰、邊解套。

位於曾文溪口北岸的七股校區,除淹水威脅,也受到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影響,沿岸的沙洲流失、潟湖一直縮減,國土正面臨流失的威脅;以黑面琵鷺保護區附近為例,防風林經年累月處於被淘空狀態,已經很多年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持續在此紮根,致力於護沙行動,就是和時間拔河,想要留住日漸遞減的河岸。

七股校區四周空曠,幾乎不見大樹,吳仁邦說:「冬天這裡刮著強烈東北風,瞬間陣風可以到六、七級,人都站不穩了,夏季西南氣流從海平面吹進來的海風都是水氣跟鹽分,對一草一木都是嚴峻考驗,要如何在這裡建大學?」

七股,只有濱海植物能存活,因為冬季極冷、夏天極熱,再加上鹽分重,早期政府推動的綠化都失敗了!近年NGO呼籲政府改種濱海植物後,才慢慢重現綠意,要在這裡蓋學校,吳仁邦說:「真詭異啊!」

除了天候,鹽分會浸蝕金屬結構、電腦、器材都是一番考驗;而七股黑面琵鷺教育中心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棟教築物的金屬物品都已嚴重鏽蝕,七股校區旁的正王府廟受到強風、鹽分浸蝕,每隔幾年就要整修、上漆,連水泥建物都要經常性維修,更何況是金屬材質,而這裡還有棘手的土壤鹽化問題。吳仁邦提醒,七股的氣候、環境條件,大學投入數十億建設,之後才是災難的開始。

6月的七股,風勢不減,站在堤岸,耳邊陣陣傳來「刷」、「刷」、「刷」西南風,強勁風勢,蘆尾草吹得隨風亂舞;遠眺南大人工滯洪池已是無止盡的海洋,「蓋大學,要先蓋大水池!」這是台灣才有的怪現象;隔著3、4公尺河堤便道,左側就是曾文溪堆積出來翠綠海埔地,七股校區緊鄰溪畔,大雨來時,會有多少父母親替自己的小孩擔驚受怕?

「台南七股是典型的風頭水尾,誰願意把小孩放在這裡?」台南鳥會總幹事詹東輝說。這裡的冬天,冷颼颼的強風,人都站不住!再夾雜著溼氣、塩份,以及土壤的塩化;就算學校要來,家長願意嗎?

【南大、成大上演搶地大戰】

去年南大和成大發生「搶地大戰」,台南市政府打算要無償撥用14.92公頃的臺南副都心文教用地給成功大學,這項決策到了關鍵時刻翻盤,台南市長許添財把土地撥給了南大。原來,南大藝術管理學院提出蓋「小巨蛋展演館計畫」,台南市一直缺少國際級的展演場館,許添財突然改變心意,這塊土地被南大搶走。

其實「小巨蛋展演館計畫」只是一張「空頭支票」,南大先斬後奏,還沒有向教育部報備就先提案,未來這張支票由誰埋單?教育部可以不認帳;南大老師說,「要向教育部爭取啊!不爭取,你怎麼知道有沒有?」只是「大學搶校地」白熱化程度,讓大家看傻了眼。

為了不要遷去七股,南大5個學院各有算計,教育學院留在校總區,理工學院打算留在榮譽校區,藝術管理學院和人文學院計畫遷副都心文教用地,那麼台南大學還會遷校嗎?

「要的話就是全校過去,不要的話,我們也不要!原來規劃全校過去,五千人去那邊生活,對大家都好,假如現在只剩下我們(環生學院)去,我們會倒系、倒院…」,6月初,記者訪問南大環境與生態學院創院院長鄭先祐,他對環生學院遷到七股不表樂觀,「一個學校要發展,並不代表他要成長,或者校地要越來越大。」鄭先祐指出,即使是美國也不像台灣弄出這麼多校區,校區越多越分散、越耗能,也不利於學生、行政的交流,學校行政業務會碰到困難;學校通常是聚集的,不聚集怎麼形成大學城,大學生活圈怎麼形成呢?

【環生學院 不願意被流放七股】

 

台南大學遷校七股的問題「很麻煩」,鄭先祐坦承,就像「頭已經洗一半,不繼續洗好像沒有辦法」,計畫啟動了、校舍也建了,怎麼辦?拖越久越痛苦,總要有一個學院去吧,大家都覺得「那應該環生院去」,大家只要提到黑面琵鷺、生態就認定,環生院非去不可。

鄭先祐覺得,環生學院就像被學校「流放」七股。「就算環生院到了七股,當地也無法活絡起來」鄭先祐說。環生院只有3系、4所,全院師生加起來不到5百人,就算5百人都在七股生活,也無法帶動當地的生活機能,而通識課程學生必須兩邊跑,對學生和老師來說,去七股的成本太高了。

以南大現有榮譽、府城兩校區為例,光是行政運作問題就一籮筐。例如,外界寄公文到榮譽校區,根本寄不到;因為沒有收發室、沒有工友,根本無法收件,所以要寄到榮譽校區的文件,必須先寄到校總區,由校本部的收發室完成收發作業後,再由工友分送到榮譽校區,所以這些信件「一進一出」,至少要旅行2天才會送到辦公室。「如果環生院搬到七股校區,學校能不設收發室嗎?兩套人力、兩套資源挹注,成本非常高。」鄭先祐說

【沒有系所願意搬遷七股校區】

2008年政黨輪替,七股遷校計畫出現了新變數?!南大師生都在傳:「民進黨開出的南大遷七股57億元選舉支票,國民黨會埋單嗎?」5都已經合併了,還有必要遷校嗎?

96年7月,民眾佔用的公有漁塭和耕作雜糧土地遭台南縣府拆除,台南大學校長黃政傑在土地移撥儀式中對七股鄉民承諾:「未來將結合七股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全國第一所生態大學,也要遷校七股。」現在,全校師生絕口不提遷校。鄉民經常問:「你們(南大)到底什麼時候遷校?」,鄉民都聽說,南大已經打退堂鼓,師生們對遷搬七股不再熱中,學校盡可能拖。

鄭先祐說,如果只有一個學院搬去七股,大家都擔心學院會倒,一來規模太小,二來有家長反映:「你們搬到那邊,我們小孩子就不唸了」,現在學校多、選擇性高,大家都擔心招生會有問題。

大學不再是促進地方發展的萬靈丹,吳仁邦舉例,位於台南仁德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一到寒暑假,附近店家只能跟著打烊放假,因為「學生都回家了,沒有學生,商店怎麼做生意!」學校為商家帶來了生機,卻也帶來毀滅性的危機。

南大遷校七股需花80億打造,台北科技大學萬里校區要花70多億,這些錢都是「天文數字」;現在兩校遷校遷到一半又都急踩剎車,大學遷校政策的錯誤與執行的偏差,誰要負責任?南大、北科遷校計畫歷經2次政黨輪替,這筆帳、這個爛攤子,很難清算、很難究責;但是至少要有人收尾、有人扛起責任,起碼歹戲不能再拖棚了!

(編按:大學圈地運動系列調查報導,由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資助)

七股校區屬於漁塭地區,光是水電、排水設施就花了七、八億元,在這樣的環境打造一所大學,要投入的建設經費像個無底洞。圖片:陳香蘭/攝。   

七股校區位於曾文溪北岸出海口,圖中水泥路是河提便道,右方為七股校區,左方為曾文溪與海埔新生地。圖片:陳香蘭/攝。   

七股校區,目前正在興建污水處理廠。圖片:陳香蘭/攝。   

大學盛行圈地主義,台南大學七股校區圍籬長達數公里,成為七股的特殊景觀。圖片:陳香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