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2日發表對台灣同胞書,除了引起我國總統蔡英文嚴詞回應外,也受到國際關注。長期報導東亞事務的瑞典籍記者林納(Bertil Lintner)昨日也在《亞洲時報》(Asia Times)撰文分析,中國若侵略台灣,將會失敗收場。

著有《中國的印度戰爭》等書的林納開宗明義指出,習近平2日要求台灣統一的談話並不是什麼新的威脅,但他幾天後要求軍方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則很明顯地與先前的威脅有所不同。

林納指出,習近平身為中國共產黨第三代強人,很顯然把併吞(annex)台灣視為自己擔任領導人的主要任務之一。

時機問題

林納引述駐台軍事分析家顏文德(Wendell Minnick)的談話,指出2016年親北京的國民黨輸掉總統大選與立院多數後,習近平就增加對台灣的武嚇,要逼台灣在2020年做出決定,看要不要重返談判桌。也有其他的觀察家認為習近平會在中國共產黨建立一百周年的2021年發動對台攻勢。

觀察家們依舊認為,戰爭將會是習近平想讓台灣同意達成類似香港與澳門的「一國兩制」協議所會使出的最後手段。

林納指出,民進黨在去年11月24日九合一選舉與十項公投大敗,讓北京認為在2020年總統大選與立法院改選時有機會可以改善與台灣的關係並可能進行談判。他引述顏文德的談話,指出對北京來說,國民黨或第三方候選人出任總統,都可能回到談判桌,也就不須發動侵略。然而就算是守著「一個中國」的國民黨,也於1月3日發表聲明說,「一國兩制」欠缺支持,無法接受。

林納指出,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扞格還延伸到南海問題。中國在南海建軍,但台灣也在南海有據點。

美國問題

中國要侵略台灣,無法繞過美國。

林納指出,美國於1979年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時,國會就制定了「台灣關係法」來處理對台外交。該法並沒有確保在中國攻擊或侵略台灣時,美國必須介入,但卻明言「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臺灣的前途之舉 — 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

美國也保證要提供台灣「防禦性質」,「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臺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

去年9月,美國政府批准對台3億3千萬美元的軍售案,包含F-16、C-130與 F-5等戰鬥機與其他系統,以提升台灣的防衛能力。

台灣自己的防衛能力

林納指出,台灣能抵擋中國的侵略到什麼程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台灣擁有現代化、裝備良好的軍隊,足以讓中國在侵略時遭遇嚴重的風險。台灣也正在研發自己的國防產業。顏文德說,他長期報導台灣的軍事新聞,還從未見過台灣軍方像現在這般積極。

過去數年來,台灣的中山科技研究院已經在中東、歐洲和亞洲的一些武器展參展。

然而,台灣在面對中國時的防禦也引起戰略分析家們的關注。前線的金門、馬祖已經大體上去軍事化。雖然仍有駐軍,但主要的工作是防範漁民越界、驅趕非法移民。但這些島嶼上卻仍有精密的監視設施,密切注意著中國的一舉一動。

台灣在南海也仍扼守太平島和東沙群島,目前由海巡人員駐守。

台灣在距離中國福建省沿海45公里處的東引島有地對空導彈基地。去年9月,有報導指出台灣的海軍正準備購入可以攜帶反艦導彈的快速攻擊艦,以守衛該島不被中國侵略。

顏文德說,台灣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購買武器是浪費國家經費,還不如花在教育等方面。這可能會讓中國認為台灣的國防在這些年已經削弱,發動對台侵略戰爭會比較迅速而且容易。

台灣的權力菁英之中,也有人擔心美國總統川普可能為了與中國達成貿易談判,不惜承諾停止保護台灣。

然而,正是這個川普政府賣軍火給台灣、鼓勵美台官員交流,並指派親台灣的鷹派人士波頓(John Bolton)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

習近平可能冒險來襲

林納在結論時指出,台灣的高科技軍事力量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可以面對中國的任何軍事行動。中方一旦侵台失敗,將對習近平的領導地位產生致命的影響。但隨著中國國內經濟壓力高漲,習近平是有可能會冒險來實現「統一台灣」的願景,打造自己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