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與分子遺傳證據顯示,約1萬年前,人類在歐亞的不同地點,就各自開始馴化起歐亞野,並自此展開人與豬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台北市立動物園正緊鑼密鼓蒐羅一系列與「豬」相關的小常識,預計下週六以特展及雜誌出版的形式,和民眾一同分享那些你不「豬」到的事。

台北動物園表示,人類從1萬多年前開始多點各自馴化歐亞野豬,漸漸地,不同地區的野豬形成現在各種家豬的特有品系與模樣,家豬仰賴人類餵養,跟著人類遷移,人類的許多經濟行為,也仰賴豢養家豬販售貼補家用,例如台灣早年許多家庭都會圈養本土黑豬。

隨著時代進步,過去農業社會中幾乎每戶農家都有養豬的傳統,早已消失,但現代社會大眾不論食、衣、住、行等,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物仍然與豬息息相關,例如豬的糞、尿能轉化成為能源、豬對醫療及科學研究上也有很大的貢獻。

因此,台北動物園下週六(19)日特地舉辦「豬事大吉-豬年生肖特展」及出版「動物園雜誌第39卷第1期」,要將這些「豬事」告訴給民眾,園方也呼籲遊客提高警覺,遵循主管機關建議,幫助杜絕非洲豬瘟進到台灣,一起守護這群「憨厚朋友」的永續未來。

台灣野豬「山茶」、「山櫻」。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豬年生肖特展。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