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研究出利用 3D 列印技術,在人的皮膚上印製電子元件,並同步釋出示範影片,藉由這項技術,未來將可能在人體上列印相關感測器來檢測身體化學物,並且印製太陽能電池以及為醫療科技帶來新的與皮膚疾病相關的新治療方法。

根據明尼蘇達大學所表示,這項技術涵蓋兩個重要關鍵,一個是造價低廉的客製化 3D 列印設備,該設備易於攜帶,並且能夠在列印過程中偵測人體的微小震動,來穩定列印出完整的電子元件,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使用「銀片」為專用墨水,因此在室溫下能夠固化並導電,比起高溫才能固化的油墨更加安全與方便。

這項研究報告目前已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這份期刊上發表,其中明尼蘇達大學機械工程副教授 Michael McAlpine 表示:「這台 3D 列印機的造價不到 400 美元,並且透過他便於攜帶的特性,想像人們可以從背包中拿出這台列印機,並且直接在皮膚上列印感測器,或是需要的電子產品。」

McAlpine 也指出該列印機之所以能夠偵測人體震動,是利用一種名為計算機視覺的技術,該技術透過鏡頭和電腦,標記追蹤手部的輪廓,並測量其振動方式,藉此來調整列印機的位置,他說:「當人在努力想要保持靜止時,身體依然會有微小的晃動,且幅度因人而異,因此這樣的追蹤技術,才能讓 3D 列印印製出完整的電子元件。」

而藉由銀片來做為專用墨水,也使得後續清理的步驟上變得非常簡單,除了用水清洗以外,也可使用鑷子將其夾起即可。

此外,這項技術也能夠被應用在醫學上,該研究團隊也與世界知名的罕見皮膚病治療專家 Dean Jakub Tolar 醫生合作,成功的將一種生物墨水列印在小白鼠的傷口周圍,被認為能夠在傷口癒合以及皮膚病上帶來更直接與進階的治療方式,看似簡單卻對未來應用極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