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說:「兩岸合辦蔣渭水研討會的意義是,從個人、民進黨與國民黨到兩岸,蔣渭水已變成兩岸三黨、紅藍綠都可以接受並肯定的人,他就是帶著這樣心情去大陸,希望13億人民能夠多了解蔣渭水,我們偉大的祖先。」
那麼黃煌雄如何將紅、藍兩股勢力,在你我不知不覺中滲透進本土教育與文化?黃煌雄就是,藉由將蔣渭水扭曲狹隘解釋為「台灣孫中山」,然後再讓紅藍勢力的「中山黨國體制」繼續存在於校園。因此莘莘學子一方面緬懷「蔣渭水」為台灣打拼的精神,一方面繼續擁抱「孫中山」這個巨大的黨國圖騰。這兩種分別代表「獨立自治」與「殖民統治」的矛盾價值觀,就這樣巧妙又畸形的並存下來。
過去多年來蔣渭水與郭雨新的母校,遭黃煌雄「思想改造」的非常成功!該校係創立於日治時期1896年的「宜蘭國語傳習所」,1898年獨立為「宜蘭公學校」,1941年校名改稱「宜蘭市旭國民學校」,戰後1946年遭殺人魔王陳儀佔領軍強迫改名「中山」。隨著台灣民主化、本土化,去除黨國獨裁體制遺毒日漸成為風潮,但蔣渭水與郭雨新的母校卻逆著時代走。
2011年11月,該校與台北市「逸仙國小」締結姊妹校,學校壁報上寫著:『我們兩校就是國父最疼愛的學校』。另外該校官網校史與校史步道以「民國前」來標記日治時期的歷史,可看出「中山黨國體制」竟是如此不違和的存在於我們的身邊。而黃煌雄正是這種黨國遺毒的推手!
處於中國處心積慮併吞台灣危機中的我們,處於黨國體制時時刻刻想要復辟特權的我們,能坐視黃煌雄這種文化統戰意圖滲透到全台灣嗎?試問黃煌雄一旦當上促轉會主委,我們73年來日夜期盼的轉型正義還有可能嗎?
張文隆:本文作者 是台灣史研究者,著作包括《郭雨新評傳》、《刺蔣:鄭自才回憶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