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228前夕拋出孫中山與蔣介石銅像去留問題,這是繼2016年228事件紀念日當天,蔣介石銅像被潑白漆、還套上黑色塑膠袋後,時隔一年,中山大學校方首度正視銅像何去何從。

中山大學校方強調,對銅像存廢或搬遷都無任何預設立場,將循校園民主機制處理。校方目前成立「銅像處理委員會」,並透過政治所教授廖達琪建立的I-VOTER平台辦理論壇、公聽會,廣納各方意見,4月5日蔣介石逝世紀念日時,將說明處理原則。

由於孫、蔣兩尊銅像是連在一起,未來若一併處理,「去孫去蔣」後,中山大學校名是否涉及更改?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銅像委員會並未將此列入討論選項。中山大學學務長楊靜莉更直言,教育部一直在推動併校,「中山大學在高屏地區的定位」也會在併校過程中來省思,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校名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對於近年頻傳銅像遭破壞事件,中山大學並未積極面對,直至去年520後,地方傳出校園地標物「孫中山及蔣介石銅像」將被移除。鄭英耀不諱言說,去年520後在轉型正義氛圍大增下,銅像去留爭議再起,校內仍有不少堅守銅像精神地標的聲音,不過,銅像遷走可增加師生校內活動空間,未嘗不好,但銅像背後的歷史情感及建校精神也須兼顧。

楊靜莉也說,銅像矗立校園有政治考量,也有歷史情感,所以校方一直不敢輕舉妄動。目前委員會擬定政治、歷史、美學、校園空間活化這4個方向來討論,但「公共空間的利用」才是討論的重點。

銅像遭攻擊較嚴重發生在2012年總統大選投票日當晚,蔣介石銅像頭部被噴白漆、眼睛噴黑漆、上半身紅漆,嘴巴還被破壞挖洞,很像蝙蝠俠電影中的小丑模樣。去年228事件紀念日當天再度發生事件時,中山大學學生會旋及在銅像旁拉起封鎖線,並張掛「人權之路」等白色恐怖資料,旁邊放上看板,讓學生在空白處補充額外的歷史脈絡。

學生會認為,平台上張貼學生對「蔣介石銅像是否撤除」的各自論述,其中有經費、學校本位的考量,也從歷史保存、政治為出發點,希望藉布展與論述的自由發揮,讓校園師生共同討論銅像與校園間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思量如何取得平衡點。

在撤與不撤外,學生會並提「第三條路」,即銅像移入蔣介石行館。一方面達到銅像撤除公共空間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符合蔣介石行館的歷史文物呈現。這項建議在去年6月3日校務會議中,由學生代表以臨時動議提出討論。

座落中山大學校園「蔣公行館」建於1937年,是座和風形式的2樓建築,並設置有昔日蔣介石南京座車的展示空間,與當時的廚房和隨從休息室等附屬空間。1952年,海軍總司令部奉令移交總統府第3局接管,作為蔣介石南部駐蹕之所,定名為:「西子灣行館」,簡稱「蔣公行館」。

蔣介石辭世,總統府函矚高雄市政府管理,改稱為「西子灣紀念館」,簡稱「蔣公紀念館」,一般仍稱之「蔣公行館」。1980年移交中山大學管理,維持其原有的功能及面貌提供給民眾參觀。2004年4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定為市定古蹟。

1999年,中山大學決定以活化校園的藝術人文精神為考量,將部分空間修繕作為藝術展場之用,行館一樓部分空間改作靜態展品的「西灣藝廊」。

座落在中山大學校園內的「蔣公行館」。   圖:翻攝自中山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