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政府成立已有7個月之久,雖然一般認為安倍政府和蔡英文政府都有意相互合作,可以期待日台關係進一步發展,然而事實上卻沒有看到日台關係取得很大的進展。
目前日台間最大的問題是,台灣方面對日本食品進口的限制。福島核電廠事故發生以後,雖然各國一度限制日本食品進口,但最近都朝放寬或者撤銷的方向發展。但是台灣仍然繼續禁止福島、櫪木、群馬、茨城、千葉等5縣的食品(包括生鮮和加工品)進口,甚至去年還強化了限制。因過去馬政府時期沒有解除相關禁令的動作,因此日方寄希望於蔡政府。
11月蔡政府曾表示要放寬對福島之外的其他4縣的限制,但卻引發了激烈的抗議活動,受到壓力的蔡政府推遲了決定,這令日方有關人士非常失望。日本社會對於在東日本大地震中,台灣提供的援助普遍心存感激之情。也因此,對在台灣因不符事實的成見,使受災地區不斷遭受傷害一事感到很困惑。
對食品安全太敏感
對於該問題日台雙方的討論完全沒有交集。本來爭論焦點應該在於從日本進口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超過標準值的輻射污染。然而幾乎沒有人關注在台灣衛生福利部檢驗日本進口食品中,並沒有檢出輻射污染這一事實,只關注從日本進口的食品中是否包括了5縣的產品,一旦發現了就從超市商家下架。在日方看來,台灣的爭論是情緒化的,方向也搞錯了。
在台灣,民眾對於食品安全有著極端的警惕感。台灣媒體稱日本5縣的食品是“核災食品”,民間團體煽動公眾的不安心理,在野黨國民黨也因為政治目的發動了抗議活動,“日本食品被輻射污染”這一誤解或謠言不斷發酵。
對此,日方的交涉方針是,只有台灣方面解除很可能違反了WTO自由貿易規則的進口限制,日台間經濟合作的協商規格才能得以提升,也就是說這是交涉的前提。
態度變強硬的台灣
日方如此對應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在台灣民眾眼裡,這是日方為了把危險的食品賣給台灣而對台灣進行的施壓。在台灣有一種很強的意識,即食品安全問題和經貿問題是兩回事。就現狀而言,日方越要求解除進口限制,台灣方面態度越強硬,對日本的反彈越高漲。
這和近年“台灣認同”的增強也有關係。所謂認同,即是不願意受他者愚弄的一種強烈情感,同時針對中國、美國和日本。中國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不獲批准,之後的交涉就不能進行的姿態,給馬政府施加了很大壓力,招致了學生佔領立法院,即太陽花運動。
日本政府在此次問題上,認為理在日方,雖對台灣的態度多感不耐煩,但如果以貿易規則這樣的大道理,高高在上的姿態直線前進,會因刺激“台灣認同”,反而影響問題的解決。
因此問題的解決應該以靈活的,並行的方式進行。透過展示擴大日台經濟合作,雙方可雙贏互利,台灣的強硬姿態應有所改變。例如,如果將日本消費者滿足地品嘗台灣芒果的影像放映出來,台灣方面的反應也會發生變化。反之,欲速則不達。
與國民黨的交往方式
馬政府提出要“友日”,在簽署日台漁業協議等方面的確對日台關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然而馬任期的最後一年內,不僅就歷史認識、慰安婦、海洋問題等固執地不斷批評日本外,還以舉行馬習會為象徵,明顯向中國傾斜。也因此,日本國內對於馬英九的評價變低。而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則更是常常批評日本。
這次的日本食品問題,國民黨的立法委員為了和蔡政府對抗,利用民眾的不安,貶低日本食品乃至整個日本。在國民黨抗議活動現場採訪的日本媒體記者們,對於這種煽動宣傳的過分程度感到錯愕(參看:2016年12月17日《朝日新聞網站》〈日本産食品輸入解禁めぐる議論にため息〉)。對於大多數日本國民而言,國民黨“反日親中”的印象大概會增強吧。
按照日方交往模式,表面上看沒有什麼太多的變化,但從日台交流來看,日方議員、地方政府以及各種團體可能會傾向迴避和“反日”的國民黨進行交流,並且有更多人會認為放棄國民黨直接和民進黨交流就可以。
但是,這並不是應該期待的事情。國民黨也代表了部分台灣民意。因為不友好、不喜歡就停止交流,這樣的舉措就和中國一樣了。中國只和國民黨交流,抵制和民進黨之間的交流及對話。日台關係正因為雙方都有民主主義的價值觀才顯得珍貴,日方應該保持和台灣所有主要政黨之間的交流及對話。
日方應提供更多資訊
如果看台灣媒體上有關日本進口食品問題的相關報導,會對其和日本實際情形的不符感到驚訝。造成這種情況也有日方沒有積極提供相關資訊所導致。針對台灣媒體的種種不正確報導以及政黨、團體的錯誤主張,日本政府的窗口機構交流協會應該一一召開記者會,提供有關日本食品安全的根據以及數據,進行誠懇仔細地說明。
交流協會可能考慮到這是台灣內政問題,避免被認為介入而採取慎重處理態度,但如果此時不在中文媒體上進行反駁就徹底失敗了。台灣也有親中媒體,雖然不能簡單期待有多少效果,但日方如果進行辯駁,至少會刊登在新聞上。
隨著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人們普遍預感日本也好、台灣也好,會受到美中關係前所未有的影響。因此日台合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台灣無論是好的方面還是不好的方面,對日本的了解可謂非常深入。我們不能簡單認為台灣等於親日,需要更多考慮鄰居的不安。這樣,日本食品安全問題也慢慢可以得到台灣民眾的理解吧。
(原文刊登於日本雜誌Wedge的網站http://wedge.ismedia.jp/articles/-/8500)
作者:小笠原欣幸 (OGASAWARA, Yoshiyuki),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