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電影節17日公布最新片單「應亮導演專題」與陳耀成導演的新作《撐傘》,以2位導演的視角,凝望香港雨傘革命後的社會變遷。2014年的雨傘運動以清場結束,部份抗議人士遭捕,一場經歷了79天的大型社會運動雖急速告終,卻對這2年的香港社會產生極大影響,以「撐傘」為號召的候選人進入議會政治,《十年》拿下金像獎最佳影片帶來市民劇烈迴響,獨立導演亦紛紛投入相關議題的創作,是97後香港電影最富蓬勃創作力的時代。 

流亡香港的中國導演應亮,以新片〈9月28日‧晴〉回應雨傘運動,這是他逃離中國後首度在香港的創作,以參與佔領的女孩在運動最膠著之際,回家探望獨居父親的日常影像,為爆發激烈衝突的「9月28日」寫下簡潔詩意的紀念文。應亮曾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一個地方連接並落地,有人是通過結婚或做什麼事,我是通過電影」,他以〈9月28日‧晴〉向香港致敬並臍帶相連,他不認為這天是黑暗的屠殺之夜,可能是人情時代的開始,為香港冷漠的社會關係,開啟了一道人性的理解。 

「應亮導演專題」還包括遭中國政府禁演、獲得盧卡諾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我還有話要說》,取材自真實社會事件「楊佳襲警案」,全片拍攝完成後,正在剪輯後製時,導演與妻子家人便遭審問,也因此成為流亡香港的獨立影人;以及4部從影生涯的重要短片〈回家看看〉、〈我愛湖人〉、〈蝴蝶的顏色〉和〈慰問〉,4部風格迥異的短片,皆流露應亮對弱勢者的人文關懷,其中摘得鹿特丹短片金虎奬的〈慰問〉,影片一鏡到底貫串葬禮進行與屋間裡外,華麗又嘲諷彰顯一場中國官員的慰問荒謬劇,可說是《我還有話要說》的前奏曲。

首部作品《浮世戀曲》即一鳴驚人的香港導演陳耀成,遊走於紀錄與劇情創作之間,七零年代投入香港學生運動,被視為「火紅世代」的代表導演之一。繼《浮世戀曲》呼應六四運動、《吳仲賢的故事》遠望香港學運,最新紀錄作品《撐傘》則是他對雨傘年代的回應。片中訪問了「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庭、學生領袖黃之鋒、律師李柱銘、「長毛」梁國雄等核心人物,也讓社運明星黃耀明、何韻詩、黎智英等人現身說法,在本土化與民主脈動的進退交鋒中,尖銳無比的鏡頭,匯流成一股惹人鼻酸的共感,是香港這波獨立影像運動中最有力道的作品之一,扎實撐出了香港人的心聲。

陳耀成導演的新作《撐傘》,以導演的視角,凝望香港雨傘革命後的社會變遷。   圖:高雄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