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大在野黨民主黨和維新黨決定合併,確定新政黨取名為「民進黨」(Democratic Innovation Party)。由於與台灣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的名字相同,引發熱議。那麼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意義又為何?與台灣民進黨是否有關係?
關於新黨的黨名,民主黨提議「立憲民主黨」、維新黨則提議為「民進黨」,雙方協議以12、13日週末兩天民調決定,最終「民進黨」在民調結果中勝出。
而維新黨連任三屆的眾議員柿澤未途(KAKIZAWA Mito)於本月11日、民調前在臉書上公開說明維新黨的提案理由。
柿澤在提案理由最後特別說明了:選擇了「民進黨」這個名字,雖然不能說沒有希望能像台灣民進黨的蔡英文女士漂亮當選總統、從谷底翻身再度完成政權輪替的心情,但是台灣民進黨的正式名稱為「民主進步黨」(英文名稱為: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民進黨」只是簡稱。因此,包含英文名在內,這個提案與台灣民進黨的名稱完全不同。
柿澤在臉書公開的提案理由中,詳細說明維新黨選擇「民進黨」做維新黨名稱的來由:
「民進黨」(みんしんとう,Minsintou,英文名稱為:Democratic Innovation Party。)
■「民」,亦即與國民、庶民共同前進、進步的政黨。
■非「官」之「民」。不是和大企業、有錢人站在一起,而是和國民、庶民站在一起。
■「進」,是進步、進化的意思,是創新(Innovation)、進行改革的政黨。
換言之,維新黨在創黨的時候,最初是取名為「維新之會」(Restoration Party),有著(明治維新時期)「王政復古黨」的意思。江田憲司(EDA Kenji,1956年4月28日 -)和我將英文名稱改為「Innovation Party」,有這樣一個過程。在此意義下,「Democratic Innovation Party」,就是「民主黨」和「維新黨」的結盟(hybrid)。
「Democratic Innovation」一詞,在英美政治學上的使用,有著「深化公民參與以決定政治意志」的意思,也就是以「民主主義2.0」為志向的名字。因此,對於標榜「向國民開放的政黨」的新黨來說,是能夠體現新黨基本性格的相應用語。
雖不能說沒有希望能如同蔡英文女士漂亮當選總統,從谷底翻身再度取得政權輪替的台灣民進黨一般的心情,但是台灣民進黨的正式名稱為「民主進步黨」(英文名稱為: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民進黨」只是簡稱。因此,包含英文名在內,這個提案與台灣民進黨的名稱完全不同。
窮盡所有可能、黨名想了又想,直到深夜依然苦惱再苦惱,最後江田先生選擇了「民進黨」這個名字。週六、週日的民意調查電話,如果萬一您接到的話,敬請多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