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內湖交通擁塞的問題,台北市交通局11日召開記者會,提出打通交通瓶頸7路口的改善措施,內容包括針對瑞光路、民權東路6段、堤頂大道2段等尖峰時刻塞車嚴重的路口,以削減分隔島、調整車道等增加道路容積的方式,紓緩塞車的狀況。

台北市交通局副局長張哲揚11日上午主持「打通內湖交通瓶頸改善策略」,張哲揚表示,交通局所提出的方案其實就是增加道路使用面積、分散車流以及調撥的方式,以增加供給的策略,提供民眾更順暢交通的環境。

首先,針對「瑞光路」的部分,交通局表示,黃線路段將實施尖峰時段禁止臨時停車的管制措施,再者,針對「民權東路6段」,則會將快慢車道調整為車道線,增加道路容量。

此外,在「舊宗路2段與國道1號匝道交岔口」,交通局說,將削減舊宗路自民權東路6段11巷至國道1號南下匝道口處的中央分隔島,並於南往北方向增設1左轉專用車道,讓左轉國道的車流能夠紓解。同時,在「瑞湖街」的部分,則將試辦由舊宗路2段171巷至民權東路6段11巷,實施北往南單行道的管制。

至於在「南京東路6段與舊宗路1段交岔口」,交通局指出,將調整南京東路6段,東往西方向上環東高架匝道的入口位置,增加上環東高架方向車流的儲車空間。

在「南京東路6段與行善路59巷交岔口」,則將於南京東路6段與堤頂大道交岔口,設置麥帥一橋下橋機車左轉專用道,降低要左轉至行善路59巷的機車流量,並增加南京東路6段的綠燈秒數。

最後,在「堤頂大道2段」的部分,交通局說,將敲除堤頂大道從港墘路至瑞光路358巷南往北方向快慢車道的分隔島,及縮減人行道以增加車道。

至於媒體詢問交通局有無任何預期要達到的成效?對此,交工處長陳學台表示,目前的手段皆以提高容量方式來改善,一定會有所效果,但是,能達到什麼成效,還要再經過前後的比對後,才能有所評斷,但他也強調,「只要比現況好,就是改善」。

對此,張哲揚也解釋,交通也是一個供給與需求的變化,交通局目前做的就是盡量擴大車道,不能擴大的就用調撥來增加供給,但如果未來需求還是超過供給,恐怕就得實施高乘載、共乘等措施,以減少需求,不過,他也強調,這就是屬於需要長期改善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