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小說和散文都還分不清的時候,我便投入閱讀。
開始喜歡書和讀書與我家庭的培養無關,我和我的兄弟姊妹從小就喜歡漫畫,但大多數的家長都不喜歡這項興趣,我和姐姐甚至將漫畫藏到屋頂上,免得父親時常跑到房間「搜查」。從小,父親對我們的控管就到了超現實的地步,房間的每一個擺設都需要徵求他的同意,而我跟姐姐共用的房間,甚至連書籍都無法擺放,只是因為他堅信書只能擺在書房,所以就算我們的房間有高高低低的層架足夠讓我們擺放物品,我們的房間還是如同預售屋一樣毫無人氣。
這樣強制的控管,小時候的我只覺得噁心和變態,聽聞父親的腳步聲就躁鬱,聽到吼聲就奔跑。直到大學的離家出走,開始過著普通的生活後,我才慢慢理解父親的可怕源自可悲,所有逼迫和控制都源自我們因為父母的離婚沒有了「母親」這個角色,所以我們承受了他的「加倍奉還」。
說來沒人相信,我開始喜歡閱讀這件事,是因為當時的我已經到了無處可去的地步,現實生活讓我無限絕望,唯一能讓我繼續生活在那個家庭的,只有大學生活可以離家讀書的盼望,於是我從國小等待到我高職畢業,在這中間發生的衝突和對原生家庭的愛憎,已經沒辦法再重來一次,我被壓碎又試圖修復,但我的扭曲誰也沒辦法拯救,而我也只能選擇從家庭逃離,只為了拯救自己。
以前的我比現在更常逛書店(也因為我現在就在書店工作),沒什麼時間就到鳳山的金石堂,有餘裕就到大遠百的誠品。在書店,通常我只會稍微翻閱,讀了幾頁就會買回家繼續讀完,很少在書店讀完一本書。而我與詹宏志的相遇,就是在大遠百的誠品書店。那天的平台上擺了詹宏志的《人生一瞬》和《綠光往事》,很少現場看完書的我,就一篇一篇的讀完了《綠光往事》,他的散文談的多是旅行和家庭,而他前往世界各地的書店探索更是讓我欽羨不已,而那些遙遠的地方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前往的。我想,詹宏志是我開始喜歡上散文的起點,他不會知道有一個小小的讀者因為他開始喜歡上散文,在他出版《偵探研究》的時候,我站在大遠百誠品店一個多小時,只為了聽他的新書分享會。
詹宏志的新書《旅行與讀書》是美妙的遊記,它的英文書名是《Have BOOK: Will TRAVEL》。就如同他的書名,因為閱讀,他被帶往電影、小說、歷史中詮釋過的國家和景點,執行了一個個虛實相交的旅程。而旅程虛實相交的原因,是因為那些地方給我們的想像都是前人所提供,抵達後才能開始探索自己對於這個地方的風土民情和現況的「真實」。
詹宏志在文裡時常提起他曾經讀過的書,哪本書帶他前往哪個地方,跟書裡有什麼樣的差異,比書更好或更壞,這也是詹宏志從《人生一瞬》就開始的旅行遊記書寫,而《旅行與讀書》更為完善,在閱讀的過程中,他也帶我走往千百山脈,抵達我去不了的遠方。
作者:曾儀靜
(編按:此篇為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所推出的書評。)
作者曾儀靜高中時期讀詹宏志的《人生一瞬》時,記下來所欲讀的書名筆記。 圖:三餘書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