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本即合縱連橫、拉幫結派,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國家利益永遠至上。但轉化為國內政黨鬥爭或是媒體所好,「標籤化」彷彿是最好的劃分法,台灣內部尤其如此。所以國民黨將民進黨標籤化為「逢中必反」,民進黨將國民黨標籤化成「親中賣台」。反映在台灣對外關係上,馬政府自詡是「親美、和中、友日」,民進黨向來較被視為較「親美」和「親日」,對中國則是高舉民主和主權以示區隔,但執政時期對美關係卻以不愉快作收,也難怪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小小翼翼處理刻正訪美行程。
但是上述非黑即白、非敵即友的二分法觀念或標籤化思考,早已不適用於現今複雜多變的國際情勢。姑且不論諸如氣候變遷、傳染病防範、人道救援、戰後重建、恐佈主義等新興議題早就跨越國界,即使面臨主要大國之間選邊的壓力,各國不是避之唯恐不及,就是選擇性結盟,再不就是謹慎尋求平衡自保之道,而這又牽涉到各國領導人國內威望的高低,以及是否想藉由外交戰略調整來轉移國內執政困境的算計。
所以,向來被質疑外交過於軟弱的美國總統歐巴馬面臨即將卸任與外交歷史定位的壓力,致力要完成與伊朗的核子協議談判以及與古巴的關係正常化。面對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之舉,歐巴馬也硬起來,露出「世界警察的肌肉」來警告北京,而且還拉攏日本安倍一起修訂《美日安保指針》,確保其「亞太再平衡」戰略不致破功。而若非在野黨力量分散,安倍也很難在3年內進行三次國會選舉,善用新的民意授權(mandate)推動「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和集體自衛權的解禁與自衛隊海外派兵的相關修法。儘管如此,華府、東京仍想改善與北京的關係。
面對美、日元首的你儂我儂,即使歷史上仍存有猜忌,因為烏克蘭危機被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俄羅斯總統普亭趕緊向習近平求援,急著向中亞推動「一帶一路」的習近平馬上前往莫斯科參加俄羅斯閱兵軍演,給普亭送暖的同時,換來天然氣合同和前進中亞的綠燈。亞洲另一崛起強權印度總理莫迪更是聰明生意人,巧妙運用剛當選的高民氣,一年內和安倍、習近平、歐巴馬數度會晤,在列強之間如魚得水、左右逢源,要到數千億美元的投資協議,為印度的「東進」政策賺進大把鈔票。
其他亞太國家更是「隨人顧性命」。自認為已是「中型強權」的韓國大統領朴槿惠,2年半前成為東亞首位女總統,但一年前「世越號」沉船意外和不久前內閣總理和部長連番涉貪下台醜聞元氣大傷,近來爆發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恐更將雪上加霜。即使韓國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訂」(FTA)終於拍板定案,3月更率先加入中國主導「亞投行」,也無法挽救朴槿惠的支持度。反而在美國部署「高空飛彈防禦系統」(THAAD)的施壓下,必須調整過於靠近中國的戰略天平。至於經貿上與中國關係緊密的菲律賓和越南,面對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張,也仗著美國為靠山,向北京嗆聲。
這些國家都不願被貼上「親A和B友C反D」的標籤,而是根據國家利益,在不同議題上進行外交出擊,結果有得有失,端賴領導人智慧判斷和外交手腕。國際空間和外交資源缺乏的台灣,還能侷限於如此落後的思維嗎?
蔡英文日前在《華爾街日報》揭櫫的新戰略觀至少是往上述方向修正。亦即,台美關係與台灣對外關係不能僅被框在兩岸問題,而必須是多面向的,不應自我限縮在某個層面或是偏重中國,而是要和各國進行對話。其次是確認台灣對區域與國際能夠貢獻的國際參與計劃,「有意義地」開拓國際空間。再來是貿易多元化以確保台灣經濟自主性。最後是與中國「有原則的交往和對話」(principled engagement and dialogue)。此原則應包涵民主、主權、對等、和平,再加上公開和透明。
如果台灣能夠洞悉區域情勢與世局變化,釐清對外政策的優先順序,運用國內「良好治理」(good governance)與對外政策的一致性與持續性,作為凝聚國內共識與爭取國際信任的基石,就無須陷入國、共虛構的「九二共識」或是北京設定的「一中」框架爭辯。
作者:劉世忠(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