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與出版品牌《典藏》集團中有一個支系《小典藏》,專出藝術、美學扎根教育有關的叢書,設定讀者的年齡層是兒童,所以多半出版圖畫書、繪本,會特別企劃台灣的繪本家作品出版。《戴帽子的女孩》、《紅色在唱歌》是去年與今年分別出版的繪本,這2本的企劃很特別。繪畫者是陳澄波(1895-1947),他生前並沒有用特定主題來畫過繪本,這2本是小典藏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合作,邀請林滿秋(《戴帽子的女孩》)、林世仁(《紅色在唱歌》)兩位對於兒童文學有研究的文字作者,以陳澄波生前畫作為素材來創作繪本的故事軸線。

 

今年2月2日陳澄波冥誕日,google首頁換上他的畫作《淡水夕照》,這是台灣人首次躍上google首頁,這幅作品幾年前在國際藝術市場創下破億元的紀錄。台灣解嚴至今20多年,過去許多像陳澄波這樣在專業領域有傑出表現與貢獻,卻因為228事件與白色恐怖受難,後人卻噤聲完全不敢談論的人物,他們的作品與生平事蹟,近來有愈來愈多人投入研究與推廣。

 

如陳澄波這樣在台灣美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代表性的畫家,卻因為228事件,1947年在嘉義火車站前遊街羞辱後被槍殺,要怎麼介紹與談論陳澄波的畫作給一般民眾接觸認識,用非學術研究與藝術評論式的文字?輕重之間,很難拿捏。輕了,有損他的生命重量;重了,可能會讓許多人望之卻步。有無跨越年齡與各種背景限制,比較容易親近看陳澄波作品的方式?

 

林滿秋看陳澄波的數幅畫作中,都出現戴帽子的小女孩在畫裡,便以此為主題,巧妙將陳澄波14幅畫作串成一個故事,以「戴帽子的女孩,妳去哪兒?」的疑惑之眼,讓讀著跟著戴帽子的女孩穿梭在不同畫作的風景中,如電影蒙太奇的戲法,讓原先彼此不相關的畫與畫間,經過有意義的排列以及文字穿針引線,變成一個線性的故事。

 

在空間上,讀者跟著小女孩走過街道、公園、動物園、學校、市集、田園、山野,在原畫實景上,這些地點跨越了嘉義、淡水等地,就像電影剪接一樣,在觀看時,這些畫面就沒有指涉實際地理空間的意義,創造出只存在於媒材裡的自有時空。例如《新樓》(1941年)是畫過去台南神學院的建築物,在書中成了小女孩的學校(這幅畫作基金會已捐給台南市美術館籌備處當館藏)。

 

特別是書中最後一頁,用《古廟》(1938年)這幅畫,視線跟著畫中極小的戴帽小女孩以及光線佈局,看向遠方山坡上的小徑。入了小徑,越過山坡,會有什麼?書本在這裏做了一個蝴蝶摺頁,打開後讓人驚喜,原來越過山坡是一片寬闊的美景。把《阿里山遙望玉山》(1935年)的局部放大,精美印刷在書中。

 

跟著戴帽子小女孩,在歷史時間上,也穿梭了陳澄波數個年代作品的不同畫風。陳澄波繪畫受到石川欽一郎啟蒙,赴日接受日本美術教育洗禮,但也前往中國等地,接觸水墨畫,畫風與技巧在各時期都有不同的表現。像《戴帽子的女孩》中選了《九月城隍祭典》(1932年)這幅畫作,畫中線條粗獷,有如野獸派的寫意筆觸,和陳澄波常見的作品風格迥異。

 

另外,林世仁則以「紅色」為題,用詩句般的字語,串起陳澄波不同作品中紅色的關聯,無論是《嘉義街外》(1927年)電線桿下的小布旗、《淡水高爾夫球場》(1935年)的標竿小紅旗、《嘉義公園》(1937年)的丹頂鶴,或是建築物的紅磚紅瓦,都在書本巧妙的安排下,成了風景詩,陳澄波的紅色也有了許多層次,時而悲憤、時而堅定、時而柔情,表現著熱情,同時卻也隱藏抑鬱。

 

有別於1935年《阿里山遙望玉山》那幅畫的深情遼闊,畫面佈局繽紛豐富,在1947年(辭世年)所繪的玉山,沒有線條,只有濃烈的油彩塗抹,畫面下方鮮紅,參雜一些綠,中間則是深紅色與深褐色,山頂與天空的交界處,則抹上一層厚重的白色油彩。紅色是《玉山積雪》這畫的主要顏色,但讓人感覺凝重壓抑,積雪的亮白色,成了視覺的解放與停留處。也許陳澄波在那個年代要講的千言萬語,都藏在這幅畫裡也說不定。「紅是風,紅是火,紅是心,紅是我傾吐在畫布上,永不止息的歌」,《紅色在唱歌》繪本最後一頁黑底紅字這樣寫著。

 

這2本繪本,也像是陳澄波的兩小冊繪畫集。透過企劃的創意與兩位文字作者的巧思,陳澄波的畫作又有新的詮釋與新的生命。在他所處的年代,儘管已經有攝影技術的發明,但主要還是黑白照片。後人在閱讀前人的生活世界,只有黑白,沒有顏色,沒有溫度。還好台灣有像陳澄波這樣的畫家,用油彩,更用身體與生命去留下一個時代對於真善美的色彩。

 

作者:謝一麟

 

(編按: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每星期五固定推出書評。)

《戴帽子的女孩》蝴蝶摺頁中的驚喜--從阿里山遙望玉山。圖:三餘書店提供   

繪本《紅色在唱歌》。圖:三餘書店提供   

「團圓的紅,是家的顏色」。圖:三餘書店提供   

1926年陳澄波入選日本帝國展覽新聞剪報。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