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此篇報導轉載自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為專題《歐洲小國比利時,如何邁向零核時代?》系列報導第4篇。)

核電除役後,比利時的替代能源來自哪呢?再生能源的發展如何?是否足以因應除役後的短缺?為了更容易理解,我們先來談談比利時人們的電力使用方式吧:

市場開放 民眾自行選擇電力公司

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再生能源的發展,由民間的力量發起,反而比起大企業的作為更為有效。以德國為例,在2013年初,在再生能源的投資中,大型電力公司的投資只佔了4.9%,民間個體戶的投資則有34.9%。

歐洲電力市場尚未開放前,比利時的全國用電,幾乎只來自Electrabel,和台灣民眾主要使用來自台電的電力一樣,然而,2004年歐洲電力市場開放後,民眾可以自行決定,要向哪家公司買電,也可以自行選擇要用傳統火力發電、核電、亦或是再生能源。

一位居住在比利時已十幾年的台灣人蕭仲淳,因為認同再生能源的想法,目前他們家的電力就是來自風力發電,搭配上環保家電的使用,每個月的電費大約27歐(約台幣1107元)。另一位,居住在布魯日的當地人Ben(匿名),四年前在自家屋頂上裝設太陽能板,開始了電力自給自足的生活。他表示,起初裝設一個太陽能板需要4300歐,但若計算日後省下的電力,四年後,他賺回近3300歐,而且,在冬天日照少的時候,可以使用夏天日照多時所儲存的電力,因此他認為太陽能板是個好投資。

以比利時Flanders區域為例,就有十幾家電力公司,民眾可以在政府網站上,做不同家電力公司的電價比較,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也有許多關於如何為住家提高電力使用效能的資訊,以及再生能源安裝的補助方案。

雖然比利時的再生能源發展,不比鄰國德國或法國高,然而,在網路上搜尋「再生能源」時,可以輕易發現相關推廣綠能的NGO組織 、綠能電力公司、或是改善居家消耗電能的公司等等。 在比利時,再生能源已經是一門生意,不僅僅是個環保的概念。

Ecopower :把社區人民當成股東的綠能計畫

「我們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能獨立於大型電力公司,在電力上自給自足。」Ecopower的工程師Jan說道。(見圖2)

在一個晴朗的午後,我搭車來到了位於根特附近的小鎮Eeklo採訪,一進到Ecopower的辦公大樓,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樓梯間、走廊和辦公室內的大片玻璃窗,採光相當好,不須開燈。果不其然,隨後Ecopower工程師Jan告訴我,這個發展再生能源的公司,從自己的工作場所做起,所有用電均來自自產的再生能源,而非大型電力公司。

2000年,Eeklo政府希望發展風力發電,於是對外招標電力公司,當時有幾家公司同時競標,而Ecopower在當時,以希望讓社區居民共同擁有這座風力發電機組,成為股東的概念,而成功達標。他們邀請Eeklo市民參與這項投資計畫,告訴他們投資風力發電機組的優點,以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例如,會看得到風力發電機組、有時會聽到聲音、或是陰影等等。

目前一座風力發電機機組,共有2500名股東。在2012年,Ecopower總共生產了44324346(kWh)風力發電、 448000(kWh)的水力發電 、82000(kWh)的太陽能發電 以及156189(kWh)的生質能發電。而在2013年,Ecopower所產生的綠能,相較於其他商業電力公司所產生的綠能,電價便宜20%。而之所以能降低電價的原因,因為風力發電機機組的經費來自會員的共同集資,而Ecopower只收電力生產過程的費用,像是工資、電纜費、稅金等成本,沒有額外算電的費用。

不過,談到風力發電,不免讓人想起在台灣通霄苑裡的「反瘋車運動」,居民抗議英華威公司預計設立的風力發電機組,距離住家太近,只有60~250公尺,低於國際平均的安全距離470~700公尺,擔心風車產生的噪音將影響生活。

Jan坦言,Ecopower風力發電機組在選址上也曾遇到困難,設立一座風力發電機組只要幾個月,但在動工之前要花幾年的時間,去做協商,申請各種許可證等等。有時居民強烈反對,雙方會進法院打官司,打輸了,就要另找其他地點,打贏了,才可以繼續蓋。前後大約需要4~5年的時間。

面對選址爭議,Jan認為與社區合作,是減輕衝突的方式之一。「因為居民會知道,這些利潤不是集中到某些大企業上,而是回饋到每個股東。因此,比起商業的綠能公司,人們會選擇可以獲得利潤的綠能公司。」Jan表示。

同為再生能源推廣組織的REScoop的成員Dirk則認為社區發展再生能源的好處還有,把錢留在家鄉。他以奧地利的小村莊為例,Güssing是個人口約四千人的村莊,過去以農業為主,工作機會少,因此年輕人紛紛出走去維也納找工作,人口外流嚴重,而不便利的交通,致使每年花費約8百萬(美元)在能源採購上。然而,在開始發展再生能源後,當地的工作機會增加,小村莊再次活絡起來,現在每年販售再生能源的收入是1千7百萬 (美元),而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是百分之百。

歐盟202020計畫中,給予比利時的目標是,在2020年達到再生能源比例13%,Jan認為,以目前比利時的發展速度,可能達不到目標。他覺得很可惜,因為政府應該把人民的稅金拿來發展再生能源,而不是去繳罰款給歐盟。

他建議,比利時政府,明訂各個單位需要達到的目標,大至區域政府,小至城市,讓每個市民了解到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性。

離開Ecopower時,經過隔壁的二手商店,這間商店的用電來自太陽能板,周間午後,居民三三兩兩騎著單車,進去購物,我感到一種再生能源和社區的緊密結合,以及實踐的力量。

再生能源將在電力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一般人支持核電的原因,是因為電價便宜,而提到再生能源,則是覺得不穩定,並且電價太貴。然而,近年有許多報導開始提出不同的見解。

2012年冬,美國著名的信用評級公司Moody's,發表了一份報告,指出在歐洲,再生能源的大幅發展,已經對傳統電力公司的競爭力和電價造成威脅。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報導,更詳盡的指出,去年六月德國的批發電力市場價格驟降,和再生能源進入市場有關。當時是個天氣晴朗的周末,電力需求低,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可生產28.9(GW),核電廠和火力發電廠也運轉著,導致電力產量供過於求,但因為核電廠和火力發電廠在設計上的設定,是以最大值運轉,不容易減少產量,為了避免電能超過負荷而使發電廠變得不穩定,因此降低電價,以鼓勵民眾使用電力。

這篇報導指出,以再生能源發展最快的歐洲國家德國為例,在2010年,幾家大型的傳統電力公司都有收入下跌的現象,除了與再生能源的發展有關之外,也因為歐洲經濟危機,降低了能源需求;美國頁岩氣的崛起,促使歐洲礦價下降;以及福島核災後,德國政府的核電除役計畫等等有關。

德國的批發電價自2008年的80多歐(per MWh-在尖峰時刻),下降到2003年的38歐(per MWh-在尖峰時刻)。批發電價下跌的話,發電廠的利潤也會下跌。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gy Finance)分析,30%-40%的萊因集團(REW/德國第二大的電力公司)傳統發電廠即將面臨虧損。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執行長,更將這個現象比做1990年的電話公司,或是目前傳統報紙面臨社群媒體的威脅一樣。

「這可不是來自綠色和平或WWF的說法,而是經濟學家的觀察。」REScoop的成員Dirk說道。REScoop(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COOPerative的簡稱),是一個由關心再生能源議題的市民團體所組成的組織,致力於促進再生能源的生產、販售,以及提供新的再生能源設備等服務,成員遍布歐盟各個國家。

他說,一般人不明白歐洲電力市場開放有多大的可能性。在歐洲,政府透過控制電價,讓工業享有較便宜的電價,個體戶則要負擔較高的電價,但是當個體戶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付這麼高昂的電價,或是自己產生電力時,就會給政府和發電廠帶來壓力。以西班牙為例,因為太陽能發展好,政府甚至必須特別制定政策,來鼓勵民眾使用核電。

Ecopower的工程師Jan認為,雖然太陽和風是不穩定的存在,但他們是可以預測的,就如同每日的電力需求也有高峰和低峰,但核電是24小時未停歇地運轉,因此在夜晚當電力需求較少時,為了消耗多餘的電,而把電費調降,鼓勵更多人晚上用電。不同於參與Ecopower計畫的住戶,當人們開始投資再生能源時,理解到電力生產的不容易,進而也會開始省電。

REScoop的成員Dirk認為,再生能源是很容易被人民理解的,就像我們是小孩時,就知道風的力量可以推動船,我們的肌膚感受的到風和太陽。很多人說再生能源是不確定的,但有什麼比每天早晨都看見太陽升起更加明確呢?這只是一個觀念能否扭轉的問題。他樂觀的表示,目前歐洲再生能源的發展,就算政府沒有決定關掉核電廠,核電最終也會因為太貴而被迫關閉。

再生能源發展困境

雖然目前發展再生能源似乎是歐洲各國的共識,但在實際推行中,卻也面臨不少挑戰。

East Flanders區域政府的空間規劃生物工程師 (dinest Ruimtelijke Planing) Karen Dhollander說,以風力發電為例,最大的挑戰是,人們喜歡再生能源,但是不要蓋在他家後院。如果在國土比較大的國家像法國,很容易可以找到空曠的地方設置風力發電機組,但在比利時,選址上困難許多,總是要面臨人們的抗議。

接著是補助金的運作方式,電力公司在預定設立的地點,只找了少數的地主協商,導致出現一種狀況是,某地主得到電力公司給的高額補助金,但是他的鄰居,沒有獲得任何補助,卻也受到同樣影響,陰影、噪音等等,這種不平等造成社區住戶之間的紛爭。

而去年開始傳出許多太陽能公司倒閉的新聞,例如法語區的sunswitch。Ecopower的Jan認為這和政府減少補助金有關。他進一步說明,起初政府為了鼓勵民眾和企業安裝太陽能,而設立補助金,但是隨著再生能源的發展,太陽能板的售價越來越低,於是政府便也降低補助金額。他認為這麼做是合理的,然而某些企業依靠補助金賺取利潤,因此在政府降低補助金後,就出現財政困難的現象。

Karen Dhollander說,目前政府也意識到這些問題,而在試著改善中。例如,建議電力公司,在發展風力發電時,應該要和社區合作,而非只跟幾位地主合作,以減少居民之間的衝突;而在太陽能發展的補助金部分,則是重新思考,到底多少的補助金才是適當的?

生活中的觀察

生活在比利時時,可以發現這裡的建築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不管是在餐廳、圖書館、市政廳或是個人住家,多半有著相當大的玻璃窗,許多住家也會有個天窗,於是白天天氣好時,只要拉開窗簾,便有充足的日照,不需要再開燈。

或許是因為,比利時政府規定,房屋在買賣或是租賃時,都必須提供EPC證明(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讓潛在的買家和租屋者能夠算房屋的能源效率。舉例來說,在比利時知名的房屋買賣租賃的網站IMMOWEB上,消費者透過簡單的計算,便可得知該房屋一年大約會花費多少天然氣和電力。

同時,政府也推廣民眾使用環保家電,環保家電上面會標示著能源使用量,住在比利時的台灣人蕭仲淳,就有使用環保洗衣機和洗碗機,她表示,雖然環保家電的單價比較高,但在日後可以支付較少的水費電費,因此很值得。

在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車站,可以發現幾台類似腳踏車的裝置,其實這是發電機,民眾只要坐上椅墊,像踩腳踏車一樣,便可以產生電力來充電。

「我們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能獨立於大型電力公司,在電力上自給自足。」Ecopower的工程師Jan說道。圖2之2:林冠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