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針對高中國文科、歷史科、地理科、公民科課綱微調引發爭議,1月27日課審會的會議記錄和表决過程始終未公佈,今日總算曝光;當天審議會委員多人質疑公聽會舉辦太倉促、不符程序正義,且課綱內容修改太多,已經不是微調,但最後仍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通過課綱微調。

總統府人權咨詢委員會委員、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王幼玲受訪時表示,當時他們一直表達程序有問題,蔣偉寧卻一直以「下次會改進」說法回避;王幼玲也說會議當時曾有人質疑為什麼要無記名投票,蔣偉寧表示讓大家先投票決定要無記名還是記名,最後支持無記名人數較多,才採用無記名投票。

王幼玲也說,通常會議記錄會先給委員們確認發言內容,但這次卻沒有讓他們確認就直接作成會議記錄;至於針對她自己的發言部分,她雖然略為簡略但還可以接受。

會議中多位審議委員發言反對課綱微調,王幼玲、台師大特教系教授林幸台、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歐用生等人也都質疑公聽會的代表性不足,且公聽會時間倉促,不符合程序正義,彰化和美高中教師史清廉更質疑,如果這次微調是為了符合憲法,那之前的算是違憲嗎?

王幼玲也質疑歷史科課綱101年才實施,是否有必要再匆促通過微調;而且高中分組委員針對四科是否微調,贊同的沒有過半,有1/3不贊同微調,顯示課綱的微調內部爭議仍大,不應這麼快做決定;她甚至還諷刺地說,不符合正義的程序,是否也有微調的必要?

新竹陽光小學校長陳思玎表示,國家主權問題是政治問題,不該納入課綱中,避免引起更多的社會對立;而且現行的課綱經過多次審議和公聽會而成,此次微調匆促推翻是否合理?此次課綱微調在單一議題有大幅度增加,其他部分卻只有少部分刪修,是否合宜?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更直言,這次課綱修改已是大幅度調整,而非微調;他表示若不能重新回到微調的層次,接下來十二年國教課綱以此次課綱為基礎,一定會增加更多內容,還是無法解決現行課綱內容過多的問題。

此外,史清廉也質疑國文科為什麼要加「中華文化」4字,還加了《楚辭》、《荀子》、《詩經》,卻不加入《資治通鑑》或是其他書籍?對此,謝大寧表示這些都只是宣示性質,且所增加之書名原已含括在30篇選文中,而若增加《資治通鑑》將會增加學生負擔。

而除了外界已知王曉波、謝大寧2人支持課綱微調外,張明文、倪靜貴、張新仁、楊遵榮也發言表示支持,張明文表示本次微調課綱強調三個重點,包括台灣主體意識、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和培養有國際觀的下一代。

另外,檢核小組成員包宗和、朱雲鵬也表態支持,包宗和表示過去課綱陳述確實有違憲疑義,但微調後改稱「中國大陸」則符合現行憲法。

根據會議紀錄,當時在場委員為33人,表決結果國文科29人同意,3人不同意,1人未表達意見;地理科27人同意,6人不同意;歷史科25人同意,8人不同意;公民科23人同意,10人不同意。並決議微調後的課綱,自104學年度高一新生開始使用。

本次審議大會委員共45人,當天實際出席人數36人。出席者具官員身分包括:教育部部長蔣偉寧、教育部政務次長黃碧端、陳德華、常務次長林淑真、主任秘書王作臺、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張明文、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吳清山。

大學校長及教授有: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國立體育大學校長高俊雄、清大教授傅麗玉、政大教育學院教授湯志民、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台師大特教系教授林幸台、台師大前副校長林磐聳、文化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單文經、銘傳大學應用英語系教授張武昌、南華大學教務長李坤崇、台北市立大學教授何希慧、台師大物理系教授楊遵榮、國立體大教練研究所副教授詹貴惠、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曾瑞成、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歐用生、義守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白敏賢。

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及社會人士有:新竹陽光小學校長陳思玎、新北市秀山小校長林文生、新北市頭前國中教師王台琴、彰化和美高中教師史清廉、高雄高職教師許惠珠、新北三重高商校長倪靜貴、學習障礙協會常務理事郭馨美、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教師陳杉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研華文教基金會總監林基在、前台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王幼玲、前成功高中校長王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