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2013.11.25 洪聖斐 鄭凱榕/編譯報導

根據緬甸國家計劃與經濟發展部公佈的1份報告,自該國總統吳登盛在2011年4月上台以來,日本與美國已經成為緬甸最大的外援國。這兩個國家提供給緬甸的援助金額,已經超過4億6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36億元)。

原本長久受到西方國家抵制的緬甸,在吳登盛總統上台採取開放政策並釋放翁山蘇姬等政治犯後,開始獲得日本與西方國家的大力金援。日本給予緬甸的農業和農村發展、災難管理和社會經濟發展專案等金援就超過2億9千1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6億元)。美國則為第2大外援國,為緬甸的教育、民主與媒體發展等工作投注1億7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50.3億元)的援助。

原本對緬甸最有影響力的中國(約4,06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2億元),目前已排在英國(1億4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1.4億元)之後。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歐盟也都對緬提供金援。

為了改善國際形象,緬甸當局11月15日剛釋放69名政治犯。預計將在年前再釋放200名政治犯。

緬甸聯邦共和國,舊的英文名字為「Burma」,1989年緬甸軍政府把緬甸的英文寫法更改為「Myanmar」,中文譯名有因新的英文拼音譯為「緬馬」,但聯合國正式中文名稱仍使用「緬甸」。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世上大部分國家依其自主意願改稱「Myanmar」;不過某些地方還是習慣以舊名稱之,例如泰國(พม่า,音近國語「波馬」),甚至是緬甸國內的一般還是習慣稱Burma (音近BAMA),書面語時才稱Myanmar (音近MYA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