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到過會有反對的聲音,但沒想到反彈這麼劇烈,這個結局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一位廣東鶴山市官員無奈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原本計畫在鶴山市建設的核料項目(核燃料加工廠計劃)真的沒有民眾擔心的那樣不安全、不環保。
官員還說,他很遺憾「穩評」機制不健全,10天的時間太短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核龍灣工業園選址在鶴山市址山鎮大營工業區,總建築規模約5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人民幣370億元。目前,鶴山市已投入1.44億人民幣作為支持項目的前期建設,大部分是徵地拆遷補償款。
但在七月中旬的一次群眾抗爭中,該核燃料項目被活生生地叫停。只用一次抗爭,就把核燃料加工廠計劃「喊卡」,效益值遠超過台灣反核30年的任何努力。
但真相真是如此?
首先,先從「穩評」開始談起。「穩評」的全稱是「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今年上半年,中國政府開始正式投入實施的制度,是指與人民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設項目、與社會公共秩序相關的重大活動等重大事項,在制定頒布或實施前,對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開展系統的調查,科學預測、分析和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
目的是:為有效規避、預防、控制重大事項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穩定風險」,為更好的確保重大事項順利實施。
換言之,若「穩評」沒通過,任何公共工程或政策,都極可能面臨像鶴山核燃料加工廠計劃一樣的夭折命運。
中國政府會推出穩評,動機是,過去多年來,許多政策和工程多由官方說了算,一旦落實到執行面,未進入決策過程中的民眾,往往憤而抗議、遊行,甚至造成大規模流血抗爭,嚴重影響到中共極度癡迷的「社會穩定」。
習近平上任後,大興「群眾路線」,一切以群眾為依歸。因此,今年上半年「穩評」進入「制度化」階段。用白話說,沒經過地方人民的同意,政府別想為所欲為。
這項制度看似美好,是吧?但事情的發展往往都是兩面刃。
鶴山市此次決定把370億人民幣丟入水塘,停建核燃料加工廠,正是起因於「維穩」考量。光「維穩」的動機,就是威權政體獨有。過去30年,走入民主政治的台灣,雖然在「核四」興建與否的道路上走走停停,但停建的原因絕非「維穩」考量。
截至目前,中國社會對於核電廠仍未達到台灣民間社會的認知水平,乃至於連個像樣的反核社會運動或反核公民運動都是一種「奢侈財」。以這次鶴山的反核燃料項目為例,居民抗爭的過程中,並未歷經社會教育或討論的過程,絲毫未意識到核電廠一旦出問題後的可怕後果。以至於,此次抗爭僅僅停留在「不要蓋在我家門口」,而非「全民反核」的階段。
確實,鶴山核能項目因維穩動機而停建,但中國的核電政策並未因這起「小浪花」而跟著石沉大海:喧騰一時的鶴山反核事件,完全無法撼動中國政府既定的核能政策。
反觀台灣的30年反核運動,卻已經樹立起對核電的基本知識和安全意識,是足以撼動政府的核電政策。
因此,回過頭在看「穩評」。在絲毫未改變任何宏觀政策的同時,卻只因地方民眾的一句Yes或No,而立即推翻已擬定、準備許久的政策或工程。這樣的「穩評」報告,等於推波助瀾,把「民粹」拱向制度化,諷刺地凸顯出,中國民眾在事前政府決策過程中的缺位和無力感所做的最後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