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範H7N9禽流感疫情,農委會禁宰活雞政策自5月17日上路至今已3個禮拜,各地雞農、攤販及相關從業人員卻遭受不小衝擊,甚至影響到生計,因此,家禽相關業者今(7)日召開「反壟斷、要防疫、求生存」記者會,近12縣市的養雞協會醞釀在6月13日走上街頭,發起「全國土雞產業萬人大遊行」,要求農委會完備相關配套措施。
家禽相關業者今日召開記者會,預告6月13日的大遊行,會中,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土雞營運行銷組組長黃全成表示,現在雞肉商將雞全面交給電宰場殺,可能使土雞如同白肉雞一樣,被電宰財團壟斷。他說,當雞肉的品質出問題,電宰場一句「如果嫌我們不好,就自己殺。」,讓雞販根本無從反駁及把關品質。
苗栗縣養雞協會林謙利表示,苗栗的黃金雞、油桐花鬥閹雞都是台灣重要的特色土雞,然而因特色雞的體型,無法和電宰場的機器設備相合,造成宰殺後雞體腐爛、斷翅、斷頭、破皮的情況,消費者品嚐不到高品質的特色雞,台灣的特色土雞可能會慢慢消失。
從事俗稱「拆場中盤商」的業者方秀滿表示,以往負責去養雞戶挑選活雞,再送到攤販手上宰殺,現在則要多轉送到屠宰場。她表示,最好的殺雞時間是凌晨0時到4時,殺完後攤販直接賣給客人,但現在整個嘉義縣市只有2家屠宰場,排程緊縮,通常都只能排到下午時段殺,隔天再擺出來買,時間過長導致賣相差,客人不願意買,生意一落千丈。
在嘉義東市場的攤販侯碧玲表示,「517政策」開始實施後,1天少賣將近50隻雞,因為另外送到屠宰場的關係,不僅內臟要另外向屠宰場購買,每支雞的成本增加將近20元,品質也不如以往好。由於根本無法獲利,市場內有部分雞販乾脆收起來不做。
與會的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表示,舉和台灣飲食習慣相近的日本為例,日本為了保留5%的土雞消費量,廣設3000家地方小型電宰場,反觀台灣人口是日本的5分之1,土雞消費量將近30%,卻只有80家電宰場。
她進一步指出,農委會稱現在屠宰場能夠負荷1日殺雞總量,其實是「過剩又不足」的狀態,大的電宰場太過集中,但卻無法回應小型分散的需求,區域分配極度不均。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姚量議表示,政府應該在各縣市鄉鎮普設公有屠宰場地,並開放養雞戶在牧場內設置衛生屠宰裝置,保障所有雞販的權益。這也將是遊行的訴求,希望能夠幫助雞農、攤販及相關從業人員活下去,也保護台灣的土雞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