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78%以上的國土為山林,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268座,成了許多登山客征服的目標,但山難也因此層出不窮。為此,立法委員田秋堇今(23)日上午會同山難者家屬召開記者會,提出揹工的權益問題。山難罹難者家屬呼籲,台灣應該訂定揹工負載的重量標準,對於薪資和其他權益也該保障,以保護揹工的安危。

「揹工」從事幫登山客揹負帳篷、糧食等物資的工作,是登山客的好幫手,但其權益卻未受外界重視。揹工吳明旭去年11月墜崖身亡,其遺孀劉惠雯在記者會中表示,吳明旭體重僅52公斤,卻揹負將近60公斤的重量,且疑似身體不適,造成墜崖意外,台灣應該訂定揹工負載的重量標準,保護揹工的安危。

由於台灣未參與國際揹工組織,間接導致揹工權益受到忽視。劉惠雯表示,國際揹工組織明訂揹工的負重限制,如有受傷、生病者,也應有人陪同下山。

她哀痛地說,丈夫生前曾告訴她揹工是個不受重視的高危險職業,無論薪資或是權益都被忽視,期望政府能夠重視此問題。

此外,中山大學學生張博崴則在前年攀登南投白姑山時失蹤罹難,痛失愛子的杜麗芳以「博崴媽媽」的身分,關注各種登山議題,還被國際揹工組織選為台灣代表,今日她參加記者會時表示,台灣的山林管理機關太過複雜,在台灣要依地區區分,一座山有5個單位管,宛如多頭馬車;反觀紐西蘭,統一由環保局(DOC)負責,制度較健全。

此外,杜麗芳進一步指出,台灣未有專業的登山救助團隊,目前雖由消防署負責,但消防員因為編制的關係,未有專業的分工,以至於無法執行專業的山林搜救,對於登山客來說十分沒有保障,也容易錯過黃金搶救時間。

當初和吳明旭同行登山的山友鄧玉甘則指出,山難救急通報制度也須要檢討,當初在山上打救急電話卻打不通,只好打給山下的親友請求轉告危難,消防署卻堅持為了定位待援者的位置,要山上的人打通才算數,只好繼續撥打救急電話,打了將近1小時才通,錯失了搶救時間。

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搶救科陳姓科長表示,規定上並未有救急一定要定位的問題,針對此個案,消防署將和南投縣、花蓮縣的消防局了解程序,做更詳細的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