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後期照護計劃是健保署學習美國醫療計畫,針對疾病或傷害之後的病人因為失能,需要在短期間內強力復健,所建立起來的一套醫療模式。
由全民健康保險署和先驅媒體社會企業共同舉辦的「國內急性後期照護之現況與展望」座談會8月28日在新頭殼網站攝影棚登場,由資深媒體人王克敬主持,邀請健保署主秘蔡淑鈴、消基會名譽董事長謝天仁、立法委員蘇清泉、台中醫院急性後期照護病房主任賴仲亮及高雄長庚醫院主任張谷州與會座談,結合官方、醫療方與民眾的意見,期望醫療資源能獲得更好的整合。
在座談一開始健保署蔡淑鈴主秘表示,健保署經過一年與醫學會及醫院討論,期待對國內的醫療體系建立一新模式,此模式應用在急性與傷害患者在急性治療後身體功能上短暫的失能,如中風或車禍或是骨科病人短暫失能需要適應與恢復,這段時期的病人究竟要如何照護最有效益,健保署借鑑美國相關制度,在急性醫療之後,依照病人失能程度,可能是語言功能或是社交等等,以病人為中心,團隊合作醫療,在短時間內,快速接受強力復健,使身體各方面功能恢復,減少日後醫療與家庭照護負擔,這是該計劃最主要的用意。
而因急性醫療後短暫失能的病人類型非常多,健保署與專家討論後選擇了腦中風病人試辦該計劃。台灣中風病人年約三萬人,且在緊急處置之後多少帶有失能狀況,若能讓這群病人在短時間內有好的醫療模式急性照護,讓他的失能在短時間內能夠減輕或恢復,對病人當下或日後的長照負擔都能減輕。
由腦中風做起,該計劃與過去醫療模式的內容不同,過去這樣的病人在復健科長期住院,系統建立之後希望在專屬的急性後期病房得到團隊醫療,所以在背後有一醫療團隊建立,其次希望促進醫療體系的垂直整合,現在的病人在醫學中心得到醫療的緊急處置之後,可以在黃金復健期移到專門處理急性後期的病房,這個病房可能是在區域醫院或是地區醫院,得到最完整的照顧,在照顧的期間,醫學中心的醫生也有義務組成團隊醫療,到區域或地區型醫院的急性後期病房來照顧病人,這段時間可能一到三週健保給付費用,最好的情況恢復到病人可以返家,確保他在家中功能可以順利獨自生活,長遠看來可減輕長期照護的負擔,這是整個計劃的精髓。簡而言之,這一段急性後照護,是急性醫療與長期照護無縫接軌的關鍵。
該計劃今年初起已實施一段時間,高雄長庚醫院張谷州醫師表示,此計劃以民眾需求為主。面對老年化,不是只有疾病的問題,因為照護的需求一定會增加,而照顧人力,因為少子化的關係一定會短缺,未來如何有合適的照護人力,這也是應該關心的議題。目前健保署所提供的試辦計劃,是一突破性作業,針對制度面,垂直整合跨科系、跨醫院、跨地區的合作,多層次合作,這是一個相當前衛以及突破的一個做法,因為唯有團隊醫療,才能面對現在多變的疾病與民眾需求。而在各個醫院,都有在努力整合急性後期,但這是首次以行政體系來執行跨體系系統化的作業,對照護體系有一定的衝擊,但是正面的衝擊。
而針對地區醫院的觀察,台中醫院賴仲亮主任表示,署立台中醫院與台中市三家醫學中心,中山醫學大學的附設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台中榮總,有垂直整合的關係,健保署試辦計畫,教學醫院的急重症患者穩定後轉入台中醫院,二月收案至今二十六個個案,成功返家率約有八成,巴氏量表三十幾分到六十幾分,由嚴重依賴到生活獨立,顯見該計劃有顯著效果。
而醫院團隊的合作要如何才能夠落實,轉出醫院要如何確保轉入醫院的醫師持續關注患者,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消基會榮譽董事長謝天仁指出,急性病患最大的特性,是急性醫療之後,會產生失能的現象。長期以來,健保體系裡的問題,就是醫院都在衝高病患數量,沒有了解健保本身目的在健康而非醫療,沒有看到真正問題。健保法四十三條(舊法三十三條),希望醫療資源可以整合,我們有很好的轉診制度法律設計,卻始終無法落實,致使社區醫院逐漸在萎縮,該計劃可以整合相關的醫療體系,由醫學中心,轉到地區醫院去,建構起本身醫療體系,可以上轉下亦可下轉上,讓醫學中心不再擁塞,使醫療更有效率。
針對經費與制度方面配置,立法委員蘇清泉表示,該計劃能夠創造三贏,政府、百姓與醫療提供者都能有好的發展。事實上台灣專科醫院整齊度很高,使用率偏低,因此垂直整合一定要做。立法院已進入協商,在此會期應可以審完,2016年正式上路,期待這個計劃可以造福更多家庭。
健保署蔡淑鈴主秘表示試辦至今六個多月,以腦中風做為先驅計畫,未來也將經驗擴展到骨科、外傷、內科病人,都可以進到系統照護,民眾要對區域或地區醫院有信心,得到比醫學中心更好的照顧,減少長照負擔,減輕社會成本的負擔。
蔡主秘最後表示,健保資源有限,錢如何花在刀口上,現該計畫是將有限資源放在刀口,短期花比較多費用,但長期來看,長照負擔減輕,希望民眾有信心,讓準備好的醫療團隊來照護,並給予意見改善,讓健保制度越來越全面與完善。
【本欄係與健保署合作】